高清多图 | 上颌平面导板要点及案例分享!
上颌平面导板是临床正畸最常用的一种简单功能矫治器,通常用于配合固定托槽矫治。打开咬合、整平牙弓,构造简单,方便实用。根据临床需要通常分为基托可摘和带环固定两种。
01 临床应用
上颌平面导板是临床正畸最常用的一种简单功能矫治器,通常用于配合固定托槽矫治。打开咬合、整平牙弓,构造简单,方便实用。根据临床需要通常分为基托可摘和带环固定两种。
02 作用原理
当患者佩戴上颌平面导板时,下颌前牙咬到水平导面,抬高了整个咬合 ,后牙可分离3-4mm。长时间佩戴,上下磨牙会逐渐生长,抑制下颌前牙萌出甚至压低下颌前牙,从而改善颌面部垂直高度和矢状关系。
03 使用方法
佩戴于上颌,患者用下前牙轻轻咬合于导板上。定期复查,每2周左右观察一次,检查有无矫治效果、颞下颌关节有无不适、牙齿有无松动、导板有无影响下颌的侧方运动,病人矫正器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若深覆牙合没有改变,需检查原因,导板高度是否不够或病人没有坚持佩戴等原因。
04 注意事项
1.初戴时,应做多个下颌前牙与平面导板咬合接触(避免个别牙早接触);
2.矫治过程中注意观察后牙离开的距离,保证后牙垂直离开3-4mm。高度不够的情况下可不断加厚导板直至达到咬合所需的打开要求,观察导板前后宽度,使下前牙不可咬于导板的后部基托,加重远中错牙合、前牙深覆盖等情况。若深覆牙合没有改变,需检查原因,导板高度是否不够或病人没有坚持佩戴等原因。
05 病例展示(1)
患者钱某,男,15岁
主诉——下前牙不齐求治。
检查——骨性Ⅱ类,凸面型,均角,深覆盖Ⅱ度,深覆<牙合>Ⅲ度。诊断——安氏Ⅲ类错<牙合>。
矫治方案——非拔牙矫治。排齐整齐牙列,打开咬合,解除深覆<牙合>。
>>>>
初始照片
病例展示(2)
患者李某,男,12岁
主诉——牙列不齐求治。
检查——骨性Ⅱ类,凸面型,高角,深覆盖Ⅱ度,深覆<牙合>Ⅲ度。诊断——安氏Ⅰ类错<牙合>。
矫治计划——非拔牙矫治。排齐整齐牙列,打开咬合,解除深覆<牙合>。
>>>>
初始阶段
>>>>
矫治阶段
>>>>
矫治阶段
>>>>
完成阶段
本文摘编自《口腔正畸矫治器——临床制作与应用指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作为分享参考,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