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必备!如何制作与使用【口外弓】?
在青少年Ⅱ类正畸治疗过程中,口外弓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绝大部分病例,常规都要使用口外弓。上颌前突病例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上颌骨生长的控制和磨牙支抗的控制。
种植支抗不能取代口外弓,首先种植支抗没有生长调控作用,其次青少年颌骨改建活跃,微种植支抗钉容易松脱。口外弓的另一个意义是能够提示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配合息息相关。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图1)
口外弓,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引导矫治力方向向后的矫治器。尤其对于儿童,不仅仅引导矫治力向后,同时对上颌前突有限制作用。在青少年的拔牙与不拔牙的临界病例中,口外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ickittes研究了众多的功能矫治器,他指出:目前的大多数功能矫治器的效果还没有定论。但是唯一能够确定有效的就是口外弓。(图2)
图2 口外弓(临床应用)
建议使用:专用的口外弓弯制钳和粗细丝切断钳。(图3,图4)
图3 口外弓弯制钳
图4 粗细丝切断钳
1.首先在口外弓前端中心处任意一面磨出标记,标记点的一侧朝向上方。
2.制作上颌蜡𬌗记录,要求:必须是平的,清晰印出上前牙切缘和上颌带环的口外弓管。(图5)
图5 蜡𬌗记录
3.将口外弓放置在蜡𬌗记录上,口外弓前缘内侧距离蜡𬌗记录切牙切缘印记外1cm,检查口外弓左右对称并在带环口外弓管的近中做标记点。
4.弯制刺刀曲:技工钳远中夹持于标记点的近中,近中端向内弯45°,远中端向外弯45°(6位置的外展弯)。我们习惯把丝或者口外弓的近中端放置在左手边,同样我们把钳子的左侧面称为近中。(图6)
图6 弯制刺刀曲
5.口外弓刺刀曲的角度方向要与蜡[插图]记录的口外弓管的印记一致,宽度可稍大于蜡𬌗记录印记1mm。口外弓刺刀曲后部的长度比口外弓管长1mm。(图7)
图7 对比蜡𬌗记录
6.末端需要磨圆钝,防止佩戴时产生过多的阻力。
7.口外弓前端位于上唇下缘(调整口外弓颊管近中的后倾弯),口外弓的口外部离开面颊部一根手指的宽度。
8.用于增强支抗,引导矫治力向后:每侧200~300gf。用于控制上颌生长:每侧350~500gf。
9.每天佩戴8~10小时。(图2)由于口外弓可以抑制上颌骨生长,可以防止排齐过程中前牙唇倾,针对这两点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口外弓;如果只想用来增强上颌后牙支抗可以用种植支抗代替。
本文来源《现代口腔正畸技术与临床思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作为分享参考,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