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贴面病例】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前牙牙周软组织缺陷一例
作者 :廖岚
井冈山大学、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编者按:数字化口腔美学修复并非是在治疗过程中简单应用某些数字化技术, 而是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数据连接与叠加, 实现口腔美学修复治疗过程中的连贯性与可重复性, 以提高美学修复的精确性和可预见性。在具体的前牙美学病例中,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助力解决硬组织缺陷,对于软组织不足病例也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分享了一例通过数字化美学和功能设计解决牙周软组织缺陷的病例。
图1 患者口外照
图2 患者唇齿关系分析(从左到右为患者微笑到大笑时的唇齿关系)
牙齿关系: 牙齿美学分析显示患者两侧的侧切牙为畸形牙,且两侧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有1.5mm的间隙(图3)。
图3 牙齿美学分析
图5 上颌前牙宽长比
美学与功能分析
基本设计流程如图所示(图6)。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将数据导入exocad软件,进行修复体设计并虚拟调𬌗(图7)。
在得到修复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显微牙体预备(清晰的显微视野和镜下精细的牙体组织切割操作符合微创修复的核心理念),磨除瓷贴面厚度的牙体组织,并打开邻接(图10)。
最后,选择合适的瓷块,制作和戴入最终修复体(图11-12)。
作者简介
廖岚 教授
廖岚,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口腔医学教育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江西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致力于口腔生物材料研发和口腔鳞癌机制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江西省自然重点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学术论文40余篇,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科方向带头人(口腔修复学、口腔材料学)。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