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置多形态多生牙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关注我们,每天都能收到这种好文章!
微信号:kqjy360
投稿邮箱:361687558@qq.com
作者:刘婷,张伟伟,程艺,张荣和,白雪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又称额外牙,是指多于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骨前部、磨牙区和前磨牙区;形状变异较多,包括锥形、结节型、补充型等。临床中常见单个部位的多生牙,而多个位置同时存在不同形态的多生牙者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多位置多形态的多生牙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回顾,探讨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危害、诊断及治疗等,以提示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6岁,汉族,以“牙齿不齐要求矫治”为主诉于2020-10-16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患者平素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否认正畸治疗史,否认家族遗传史。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明显发育异常。颌面部检查:正面观为卵圆形面型,颌面部基本对称,颏部无偏斜,面部三等份基本协调,鼻旁略凹陷;侧貌为平直面型。
颞下颌关节检查: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双侧耳屏前无压痛,无弹响及杂音。口腔检查:恒牙列;双侧磨牙近中关系;前牙浅覆牙合、浅覆盖;13、23唇侧位,上牙列重度拥挤,下牙列轻度拥挤;上下中线与面中线基本一致;无明显牙体、牙周组织病变。
锥形束CT(CBCT)检查示(图1):①颌骨内多处存在埋伏多生牙,包括上颌骨前部多生牙1颗,位于11、21牙间根方,倒置埋伏,呈圆锥形;上颌左右磨牙区各有1颗多生牙,分别位于17、27远中及18、28牙合方,呈结节型;右侧下颌前磨牙区有1颗多生牙,位于44、45根尖1/3之间,正位,外形似前磨牙;左侧下颌前磨牙区有2 颗多生牙,紧邻34、35牙根颊侧,外形均似前磨牙。②11、21、34、35、44、45未见明显牙根吸收。③18、28低位垂直阻生;38、48高位垂直阻生。④下颌骨发育良好,上颌骨发育不足。⑤上前牙唇倾。⑥双侧髁突大小、形态基本对称,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多发性埋伏多生牙;18、28、38、48阻生齿;安氏Ⅲ类、毛氏Ⅱ1+Ⅴ+Ⅰ1类错牙合畸形;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直面型。
治疗方案:①拔除14、24、34、44及上颌前部、下颌前磨牙区多生牙,行正畸治疗。为了解决严重拥挤、调整上下颌咬合关系,需减数正畸治疗;而前部及前磨牙区的多生牙影响正常牙齿的移动,故选择拔除。②择期拔除38、48阻生齿和上颌磨牙区多生牙。考虑到18、28位置太高,若同期拔除手术困难且创伤大,而且它们的位置可能是受多生牙阻挡的结果;此外,18、28根尖孔未闭合,仍有萌出潜力,故决定暂缓拔除18、28,待后期萌出或正畸治疗结束后再考虑拔除。
图1 CBCT影像资料。a后面观;b右侧面观;c左侧面观;A1:上颌骨前部多生牙1颗,位于11、21牙间根方,倒置埋伏,呈圆锥形;B1和B2:上颌左右磨牙区各有1颗多生牙,分别位于17、27远中及18、28牙合方,呈结节状;C1:右下颌前磨牙区有1颗多生牙,位于44、45根尖1/3之间,正位,外形似前磨牙;C2和C3:左下颌前磨牙区2颗多生牙,紧邻34、35牙根颊侧,外形均似前磨牙
2.讨论
2.1 多生牙的病因
多生牙是指多于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关于多生牙的病因假说可归纳为以下5种:①遗传因素:多生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亲患有多生牙,其后代患多生牙的风险将比正常人高5.9倍,且后代中的男性更容易出现多生牙。②牙胚异常分裂:一个牙蕾分裂为两个部分,发育成两个大小相同或者一个正常一个畸形的牙齿,这属于牙胚二分法。③牙板局部上皮活性亢进:牙蕾形成之后,牙板过度增殖,分化出的第三牙蕾;或是牙板断裂后脱落的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形成多生牙。④进化过程中的返祖现象:类人猿牙列中有3~4颗前磨牙,在该区出现的多生牙可能是祖先原始牙齿数目的一种反应。⑤综合征疾病的一种表现:比较常见的两种疾病是唇腭裂和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其次是Gardner综合征。
2.2 多生牙的临床特征
多生牙具有较高的性别倾向性,男女比例为2.2~2.99∶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多生牙可发生于任何牙列类型,其好发顺序为:混合牙列>恒牙列>乳牙列;恒牙列发生率为0.5%~3.5%,乳牙列发生率为0.2%~0.8%。多生牙在口腔中有3个典型的好发部位,根据发生率依次为上颌中切牙之间、磨牙区和前磨牙区,非生牙区罕见。
在正常人群中,单颗多生牙最常见,占多生牙的76%~86%;2颗多生牙占12%~23%,而3颗或更多的多生牙仅占1%。多生牙可萌出至口腔,也可埋伏阻生于颌骨内,其形状变异很大,可分为锥形、结节型、补充型(即与正常牙形态类似)和牙瘤,其中以圆锥形最为常见。在本病例中,患者为男性,处于多生牙较高发的恒牙列期,而且3个好发部位同时出现,共6颗埋伏多生牙;上中切牙之间的多生牙为典型的倒置圆锥形,磨牙区的2颗多生牙为正位结节型,下颌左右前磨牙区3颗多生牙为正位埋伏阻生的补充型(图1)。
多生牙一般无自发症状,偶有疼痛不适感,临床中多数是在患儿7~8岁时由于正常牙齿迟萌检查或其他牙科治疗X线检查时被发现。本病例中,患者既往无自觉不适,因正畸治疗拍片检查才被发现。
2.3 多生牙的危害
多生牙的危害主要包括:①影响其他牙齿的正常萌出,最常造成相邻恒牙的迟萌或埋伏阻生。②影响其他牙齿的正常排列,造成邻近牙齿的拥挤、错位和扭转。③压迫邻牙牙根,造成邻牙牙根吸收。④埋伏多生牙可能形成牙源性囊肿或肿瘤。⑤引起不明原因的神经痛,甚至是三叉神经痛。只有少数患者的邻牙无明显影响。
2.4 多生牙的诊断
多生牙的诊断在其治疗过程中尤为关键,包括临床诊断和影像学诊断。若多生牙已经萌出,在临床检查中易被发现,可见口内牙齿数目多于正常牙数,可位于牙弓内或牙弓外,常伴有恒牙错位,其形状可与正常牙齿不同或相似。若多生牙埋伏,可使恒牙出现间隙等。
X线检查是多生牙尤其是埋伏多生牙诊断的金标准。既往对埋伏多生牙的诊断分析多采用二维平片,如根尖片、全景片等,但二维影像存在重叠、放大、失真等缺点,不能准确判断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近年来,CBCT在正畸临床广泛应用,可从三维方向准确判断多生牙的位置、数目、形态及其与邻近重要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等,从而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为合理治疗奠定基础。
2.5 多生牙的治疗
目前多生牙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手术拔除;二是保留观察。最终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可接受性和对相邻牙齿及周围解剖结构的影响。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拔除:①影响恒牙正常萌出;②伴随明显并发症,如牙龈炎症、牙周脓肿、囊性病变、牙根吸收等;③干扰正畸牙齿移动。
而当埋伏多生牙外科手术拔除困难,不压迫恒牙牙根,不妨碍恒牙的移动,且无明显的伴发病变时,可暂时不予处理,但要做好每半年到1年1次的随访观察,若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应做及时处理。在本病例中,患者因正畸牙齿移动,需拔除上颌前部及下颌前磨牙区的多生牙。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多生牙我们要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评估、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