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追踪|2023西部国际口腔展学术报道精彩集锦

2023 年 5 月 12 日





一年一届是行业聚首,也是全国口腔人学习、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大舞台!第二十一届(西部)国际口腔设备与材料展览会暨口腔医学学术会议(2023西部国际口腔展)于2023年5月9日在成都盛大开幕!本次展会涵盖了325场专题学术会、8大主题峰会、上万种口腔全品类产品,汇集了4万+全国口腔同仁,深度链接了口腔生态圈,为广大口腔人带来了深刻的行业观察和思考,也为促进口腔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口腔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幕式


5月9日开幕仪式上,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四川省口腔医学会会长周学东教授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林教授分别进行了致辞,周学东教授代表组委会对中华口腔医学会和各省市口腔医学会对西部口腔医学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达了衷心感谢。岳林教授表示,西部国际口腔展在加强口腔医学专业合作的同时,还能促进学术交流与科技转化,发挥连接投资行业和产学研用融合的桥梁作用,一定能够为我国西部口腔医学的发展增添信心。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铱民教授正式宣布了本次大会的开幕!

开幕式现场


周学东教授致辞


岳林教授致辞


--本期导读--

●牙周专场:特定人群的牙周治疗与多学科综合诊疗

口腔颌面外科专场:颌面外科手术的创新研究与探讨

牙槽外科专场:牙槽外科新进展

口腔正畸专场:成人正畸美学与儿童早期矫治

●口腔预防专场:早期龋治疗技术进展与妊娠期干预核心理念

儿童口腔专场:激光的应用

●口腔影像专场:CBCT的综合性应用

●口腔种植专场:“以患者为中心

口腔种植专:牙体保存理念





牙周专场

       牙周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对于牙周炎患牙的留存问题一直是口腔医师关注的热点。

王勤涛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医院的王勤涛教授首先介绍了关于重度牙周炎患牙的拔与留,王勤涛教授分享了关于牙周手术的个人观点,牙周手术的目的是去除牙周袋病灶,清除深部根周感染,改善局部解剖结构环境,有利于长期菌斑控制,其适应证广,临床选择灵活,效果可靠。那么该如何选择手术时机?王勤涛教授表示应在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完成后数月,进行再评估,虽达到基础治疗阶段牙周感染和炎症的控制要求,但仍存在深牙周袋、骨缺损或局部解剖形态异常等,需直视下操作更彻底清创及修正。在进行翻瓣术时,若角化龈充足且退缩较少时,可选择内斜切口的方式,直接去除部分牙周袋及翻瓣;若角化龈量少, 且有龈退缩时,可选择沟内切口的方式,直接单纯翻瓣。

刘怡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的刘怡教授围绕“牙周辅助成人正畸临床应用及思考”展开演讲,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指牙龈向根方迁移导致牙龈缘位于釉牙骨质界或种植体连接部原黏膜缘的根方,伴/不伴有牙间乳头的退缩,从而出现牙根/种植体暴露和“黑三角”。牙龈退缩可伴或不伴有下方牙槽骨的吸收破坏,若该处牙槽骨也发生相应吸收,意味着患牙说明牙周有附着丧失。针对应对正畸中牙龈退缩的方案,刘怡教授表示:患者需要进行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同时医师要进行完善的牙周检查及监控,及时开展治疗性/预防性牙周手术,同时进行正确的正畸方案及加力方式。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胡涛教授与我们分享了牙周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及未来防治策略,目前全球牙周病平均患病率为18.82%,其中东南亚地区患病率较高(20.77%)。牙周病的患病率与收入水平有一定关系,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患病率最高(19.80),高收入国家患病率最低(17.65%)。就我国民众的牙周状况而言,我国成年人牙周炎发病率较高(>60%),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分期)与年龄正相关。关于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或疾病的双向关系,胡涛教授指出: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重度牙周炎和至少43种系统性疾病之间存在联系,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节炎、阿尔兹海默症以及某些癌症,牙周炎的高发病率可能转化为众多的医疗病症和不良健康结局。

林莉教授

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密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林莉教授介绍了伴全身疾病牙周炎患者的诊疗策略,其中糖尿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林莉教授指出: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同时牙周病已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种并发症。Ⅰ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即使血糖控制的好,也仍比非糖尿病患者拥有更高的牙周炎患病率;Ⅱ型糖尿病患者是否伴发牙周炎主要取决于糖代谢,研究表明,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重度牙周炎所占比例与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无明显差异:血糖控制欠佳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重度牙周炎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者及单纯慢性牙周炎者。同时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3倍,牙周破坏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的类型、控制程度相关,二者相互促进。


口腔颌面外科专场

       牙槽外科专场的6位专家分享了各自及团队在外科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

姜楠副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姜楠副教授围绕“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一题展开分享,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常见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出血、意外骨折、感染、髁突移位以及复发或咬合关系不良。以髁突移位为例,姜楠副教授指出:对于术前有明确关节紊乱病症状的患者,应予积极治疗,待症状消失且稳定3~6月后再行手术。我们应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关节疾病加重的可能。术中操作吋应尽量减少对髁突的异常应力,降低术后关节症状加重甚至髁突吸收的风险。若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术后出现明显的TMJD症状,应尽早进行相关干预措施,缓解症状,防止疾病进展加重。必要时与颞下颌关节相关科室会诊,按照TMJD的处置原则进行相关治疗。

前臂皮瓣的改良之路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赵丹副教授介绍了去表皮前臂皮瓣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前臂皮瓣被称为“中国皮瓣”,1978年在中国由杨果凡教授设计并使用,其优点是体表定位方便,变异少,易于制取,但是供瓣区无法直接对位缝合,需开辟第二术区植皮。那么是否有一种既不需要第二供区,也不限制皮瓣面积,在不延长治疗周期情况下一期关闭供区,还能兼顾前臂美观的改良术式?赵丹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去表皮前臂瓣的优点与局限,其优点包括:① 供区直接修复,不需要第二供区,减轻患者痛苦;② 取瓣面积不受限制;③ 较传统前臂皮瓣可获得更好的供区美观效果;④ 皮瓣再黏膜化适用于口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局限包括:① 未能显著降低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② 患者术后腕关节背伸功能受限;③ 患者术后前臂凹陷未能解决。去表皮前臂瓣在拟取皮瓣表面制备桡侧带蒂的中厚皮片,直接关闭供区,其颜色及皮纹与周围组织匹配良好,在术后三月完全黏膜化,更有利于口腔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能够耐受放射治疗。

专用关节撑开器

西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的羊书勇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专用关节撑开器+3D打印模板在髁状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髁突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的30%,髁突骨折后的症状有局部肿痛、下颌偏斜、咬合错乱、张口受限,还可能导致关节强直和下颌骨发育停止。髁突骨折以后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取决于骨折部位、类型、年龄等诸多因素,但还是有很多髁突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是有明显移位的成人髁突骨折。羊书勇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从旁侧开口器中得到灵感,设计一种关节撑开器,将髁突骨折术区可靠撑开,由尾至首:① 齿扣设计,可以保持撑开度不变且不费力;② 大弧形钳喙,尽量离术区远;③ 喙有一段垂直行程,用以穿越术区软组织层面;④喙的尖端有与小型螺钉(直径1.5 mm)相匹配的半圆形卡口。术中在颧弓根和髁突颈部各植入一颗螺钉作为支点。该关节撑开器可以快速、简单暴露髁突骨折术区,提升固定精准度,让术者心里更有底,但医师对器械的熟悉需要过程,术前需进行模拟手术,制备导板,增加了费用,导板有一定的大小,置入导板需要加大剥离范围,同时起支点作用的螺钉与导板之间可能互相干扰。



牙槽外科专场

       9位专家对各类颌面外科手术中操作要点和技术创新进行了探讨和展示,令到场医师受益匪浅。

赵吉宏教授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赵吉宏教授与我们分享了拔除阻生牙的牙根先脱位法,阻生牙拔除常见严重并发症包括:下牙槽神经损伤、多邻牙牙槽骨丧失、邻牙(根)损伤、鼻腔黏膜损或牙为落入鼻腔(甚至消化道、呼吸道)、上颌窦损伤或牙齿落入上颌窦。其中下牙槽神经损伤是较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所有下颌M3拔除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的比例为0.3~8.4%,平均3.5%;在N损伤高风险者,拔除下颌M3损伤下牙槽N的比例为11.8~40.1%,平均20%。赵吉宏教授指出:牙根先脱位法适用于深度埋伏阻生牙,去骨部位在根颈部(非功能部位),先挺出牙根,将牙冠推移至牙根脱位后的空间再取出,降低重要组织结构(邻牙、神经等)损伤的风险,避免邻牙牙槽骨丧失,有利于其术后牙周健康,同时也能避免邻牙(根)受到损害。

赵威教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赵威教授针对“牙槽骨区域口腔上颌窦瘘的治疗选择“一题展开演讲,赵威教授强调:上颌窦穿通的拔牙创流脓状态下,不能立即进行口腔上颌窦的封闭,需要持续3~4天的经拔牙创上颌窦内冲洗,直至在封闭鼻孔状态下拔牙创完全无脓液溢出,可同时使用滴鼻液。对口腔上颌窦交通口应用成品化或非成品化材料进行充填封闭,既能达到手术的目的,又能减少手术创伤,符合目前手术微创、人性化的理念,更能争取患者的好感和满意度。临床上对上颌窦交通口实际大小的判断事实上存在难度,而拔牙后出现的口腔上颌窦交通的修复方式的选择,与交通口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对口腔上颌窦交通处理的主旨是在封闭上颌窦交通口的同时对拔牙位点骨量进行保存及恢复。故一方面应尽量应用具备促成骨作用的各型填塞材料来达到此目的;另一方面,在术前对患者需拔出的对象牙周围环境要有仔细的检查分析并做好材料选择预案,同时做好沟通。


口腔正畸专场

成人正畸美学与儿童早期矫治

白丁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白丁教授讲解了他对严重骨性II类畸形手术与代偿治疗的美学考量。理想的咬合与和谐的面型都是正畸治疗的重要目标,在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过程中口颌系统会发生许多变化,可能晚期的变化与正畸治疗很少或没有关系,但患者往往会把不想要的复发结果归因于它。那么,要将牙齿摆放到什么位置,才是最美的、能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呢?关于口颌面美学塑建,白丁教授在本场讲座中主要强调了两点:侧貌轮廓和饱满微笑。在此概述“饱满微笑”的标准以供大家学习:1.牙齿充满整个口腔,牙弓宽度应与微笑时的口角宽度和面部宽度相协调,2.显露的上颌尖牙、前磨牙、磨牙应有适当的唇、颊舌向倾斜度,且直立于基骨内,3.应充分暴露上前牙牙冠及1~2 mm牙龈,同时应有适当的唇舌向倾斜度。

苏晓霞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苏晓霞主治医师分享了III类错𬌗畸形的系统化治疗逻辑与矫治设计。其逻辑框架为:1.首先进行牙诱导,目的在于调整萌牙次序、减少前突牙外伤、处理埋伏阻生牙;2.咬合诱导,即进行牙弓宽度协调、间隙保持与拓展,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去除语音障碍,协调口周及颈部肌肉功能;3.生长诱导,引导颌骨正常发育,抑制其不良生长。其矫治设计中应注意:1.诊断和病因分析(环境、遗传因素、不良习惯);2.采用Wis值、髁轴角等指标进行生长,结合青春高峰期特征进行生长发育监控;3.制订混合牙列早期干预策略,采用前牵引+III类牵引,松解骨缝,协调宽度。苏老师将“早矫六字诀”总结如下:会算间隙管理、懂得头侧分析、了解生长发育、勿忘语肌气习。



口腔预防专场

早期龋治疗技术进展与妊娠期干预核心理念


卢友光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卢友光教授介绍了他对早期龋的渗透树脂治疗的一些重要观点。釉质早期龋传统治疗方法的主要思路有三个:1.控制菌斑,2.改变饮食习惯,3.再矿化,其中再矿化治疗依赖于氟离子和钙磷离子的结合,但局部用氟具有疗程较长、深层脱矿组织再矿化受到限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氟菌林产生的缺点。而渗透树脂技术进展体现出诸多优点,适用于尚未形成龋洞的、病损范围局限于釉质表面至牙本质浅层1/3的邻面及光滑面早期龋,以及正畸脱矿牙齿的再矿化及白垩色牙的治疗,但不适合治疗早期窝沟龋。渗透树脂的应用与窝沟封闭剂在许多步骤细节上均有所差异,卢教授通过系列临床高清图片进行了操作流程展示,该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早期龋的最佳选择之一。

阮建平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阮建平教授向大家传授了如何为妊娠期女性和婴幼儿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其中重点强调了口腔疾患及相关治疗对妊娠期的干扰和影响。针对妊娠不同时期的口腔疾患(龋齿及牙髓疾病、牙龈炎及牙周炎、残冠残根及不良修复体、智齿冠周炎、舌及黏膜情况),前3个月可应急处理、控制症状,中3个月是治疗的适宜时期,而后3个月则不建议进行牙科治疗。在妊娠期的治疗禁忌方面主要涉及X线检查、局部麻醉和镇痛药物、抗生素的应用等。关于局部麻醉,加入肾上腺素的普通局麻药(利多卡因、丙胺卡因)孕期使用是安全的,阿替卡因、布比卡因和卡波卡因也很安全;虽然局麻药和血管收缩剂都会穿过胎盘,但是还没有发现会引起胎儿畸形的亚毒性剂量阈值。



儿童口腔专场

激光的应用

陈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陈柯教授分享了激光在儿童口腔医学的应用及进展,主要应用的是二氧化碳激光和铒激光,用于龋齿探测、龋齿预防、龋齿治疗、活髓切断术、根管消毒、激光软组织手术、口腔黏膜疾病、早期矫治3D打印等。其中进一步具体讲解激光应用于儿童口腔硬组织时,包括龋齿深测、预防龋齿、激光蚀刻、窝沟封闭、窝洞制备、根管治疗和根管消毒;应用于儿童口腔硬组织时,其优势在于安全而不引起过敏反应或细菌耐药性,可行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而不需局部麻醉且术后无出血,可行唇舌系带成形术、导萌术,治疗牙齿异常移动造成的牙龈病变,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切除纤维瘤,治疗唇疱疹、囊肿和化脓性肉芽肿等。此外激光对于正畸治疗还有以下应用:1.减少正畸力造成的疼痛,2.影响牙齿移动,3.影响骨再生,4.粘接过程中的牙釉质蚀刻,5.减羟牙釉质脱矿,6.陶瓷托槽的再粘接,7.与正畸治疗相关的软组织应用。




口腔影像专场
激光的应用
CBCT的综合性应用
CBCT的综合性应用

宋宏杰教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宋宏杰教授讲解了CBCT在综合性医院口腔科的临床应用,包括CBCT的特性、CBCT与普通CT的选择、CBCT与其他影像应用的选择等。其中CBCT的选择要点涉及三合一还是纯CT、合适的视野、分辨率与体素、管电压与管电流、站式或坐式、CMOS或非晶硅。宋宏杰教授还通过系列高清影像图片向大家说明了CBCT与普通CT在软组织分辨率、硬组织分辨率、三维重建、金属伪影等重要方面的差异和选择考量,并结合临床应用具体案例,为广大基层口腔医师们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指导意见。



口腔修复专场

       在修复相关专场中,口腔临床医师最常提到的理念便是“保存”与“微创”,围绕天然牙修复,保存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牙体预备和修复治疗方案选择上,还体现在咬合设计与咬合重建中,尽可能保留患者现有的牙体组织与稳定的咬合关系。多位口腔修复医师针对天然牙修复与咬合设计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阐述,并为广大同仁提供了基于保存治疗原则下的微创临床选择。


麻健丰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麻健丰教授分享了临床中特殊类型瓷粘接修复体的应用与思考。对于牙列稀疏的患者,当邻牙缺损、缺失或者刚好需要冠修复时,或刚好有一颗或二颗牙齿邻面没有倒凹时,可采取邻面不备牙就能顺利就位的特殊类型瓷粘接修复体。此外,对于因外伤等原因导致的牙体局部缺损也可应用局部贴面修复。临床应用时,只要我们严格按照粘接操作的流程,树脂充填修复、微贴面、贴面等修复体的粘接强度完全能满足临床要求,在保证牙釉质粘接的前提下,即使是超薄的修复体,只要制作精密,粘接后的强度同样能满足临床要求。

程辉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程辉教授则主要从理论层面详细讲解了咬合重建的原则和要点。从考量一个病例是否需要进行咬合重建的角度来说,口腔临床医师需要评估以下三点:①只修复主诉牙能否解决问题?②患者有无颞下颌关节和肌肉的问题?(即是否有治疗的必要),原则上我们需要尽量遵从原有咬合,避免突然改变原有咬合,当患者存在关节与肌肉症状时需要先治疗关节和肌肉问题。③咬合重建的远期效果如何?在评估远期效果时,口腔临床医师还需考虑到不良咬合习惯、副功能运动、未治疗的食道反流症等均可能影响咬合重建的远期效果,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进行咬合重建时,临床医师也应关注咬合问题的病因、咬合重建的设计思路和步骤,如下颌位置、垂直距离和咬合的设计。

李晓菁副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李晓菁副教授分享了临床常用咬合板的种类及特点。稳定咬合板的优点是利于颌位稳定,要求患者的咬合面必须平滑,不能锁住颌位;再定位咬合板的优点是利于关节改建,要求是能够固定想要的颌位;𬌗调位咬合板适用于咬合重建前的适应性治疗,要求患者有牙面接触的稳定位置;松弛咬合板的优势是利于肌松弛,要求仅前牙接触;软弹性咬合板使用时,患者复诊次数少,但要求尽量全牙接触均匀。总之,口腔临床医师需在明确治疗目标的基础上,掌握每一种咬合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各种咬合板在临床应用中根据各自的有点组合进行使用。



口腔种植专场

随着口腔技术的发展,患者对治疗结果与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口腔医师也越来越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就种植而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外科与修复治疗中,更体现在术前的设计中。在本次学术汇报中,多位种植医师在病例展示中强调了这一理念,包括美学区种植修复的设计,咬合设计等。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宫苹教授分享了关于牙缺失种植修复的思考——加载力,包括力的大小、方向、时间持续性和加载区。对于无牙颌及牙列缺损的病例,其特点有:软硬组织不同程度的缺失、丧失稳定的正常颌关系(如上下颌、关节、肌肉的改变)、患者咀嚼功能及习惯的变化(如前伸咀嚼、舌体膨大代偿等)。对无牙颌种植支持的覆盖义齿和固定义齿常见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加载力的性质可能是其中的原因。对于多牙缺失的种植修复来说,其常见问题是丧失稳定的颌位关系,或产生异常颌位关系,其原因也可能与加载力的性质有关。而在种植修复病例中,构建一定形态的咬合面,是修复中唯一可变动的环节,后牙咬合面解剖形态、咬合接触点位置及强度的精准化是获得咬合和口颌系统功能协调的基础。


刘峰教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峰教授则分享了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全数字化流程解析与技巧,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全数字化流程包括数字化种植设计、种植手术、即刻修复和永久修复,其中种植设计是最重要的。虽然美学区牙齿缺失希望尽量实现即刻种植,但不能过分盲目追求,如果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不足,可不做种植上部固定修复,通过粘接桥等方式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我们要明确即刻修复与即刻负重的差别,在美学区种植中,建议尽可能进行即刻修复,但不建议进行即刻负重,减少可能出现的种植修复并发症风险。



第四届西部民营口腔发展论坛


贺周主任医师

何宝杰院长

在第四届西部民营口腔发展论坛专场中,北京华景齿科贺周主任医师针对开业诊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享了题为“把握确定性,穿越周期”的主题演讲。在我们把握不确定性,避免衰退的过程中,有三层涵义:首先是保护好已经拥有的;第二层涵义指保持原地踏步或实现适度的增长;第三层涵义是管理好未来不确定的因素。贺周主任医师还从自身临床经验出发,解读了“椅旁”的涵义——就是坐在病人的旁边,以一个医者的情怀,深刻理解自己的技术与病人之间那种最微妙的连接,领略到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感动,你懂得病人,病人也知道你的用心。河南赛思口腔医院何宝杰院长分享了民营口腔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与明天,民营口腔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意味着民营口腔技术的进步,还有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品质的优化、品牌塑造以及行业影响力。



中国口腔文化工程主题公益巡展


今年的西部国际口腔展,还亮相了“中国口腔文化工程主题公益巡展”,首届世界百位口腔名人肖像主题绘画展、全国口腔文学艺术作品展、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公益巡展(成都站)三大主题为广大与会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口腔文化艺术视觉盛宴,也传承了口腔人的精神。



--今日小编成都报道--





本期编辑:CMT小枫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bingq 2021 - 2023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