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例!利多卡因下牙槽阻滞麻醉诱发癔病发作
◀ 左右滑动选择课程,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许多患者在作口腔治疗时,常常有焦虑情绪,主要原因是害怕疼痛,而焦虑情绪常引起某些未能预料的问题,焦虑诱发疮病的发作,国内少有报告, 今天分享一则!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病预后一般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表现为突然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遗忘内容广泛,一般都是围绕创伤性事件。这一遗忘的表现不能用使用物质、神经系统病变或其他医学问题所致生理结果来解释,固定的核心内容在觉醒状态下始终不能回忆。
患者,女,32岁。8月9日因47残根要求拔除,以2%利多卡因2ml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3min后,便出现胸闷、心慌、双上肢震颤、斜颈、面色潮红。随入急诊室以“利多卡因过敏”给予肌注扑尔敏20mg,静滴氟美松20mg,病情未见缓解,转入院治疗。
经检查:患者全身检查T36.5°C,R20次/分,BP18/12kPa;一般情况:发育营养良好,神志清,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皮疹、出血点,眼球运动灵活,双瞳孔等大等圆,颈部向左倾斜,无抵抗感,肺部正常,心率106次/分, 心脏搏动位置正常,律齐,有力。辅助检查,窦性心率106次,电轴正常,ST-T无改变。
初步诊断震颤原因待查:
(1) 利多卡因过敏;(2)利多卡因神经性中毒。
治疗经过:
抗过敏治疗,静滴地塞米松;镇静治疗,肌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口服安定、多滤平、含化心得安,2日治疗无效。
又转入区级医院神经科,经检查,明确诊断癔病”而入院,给予暗示、精神疗法与药物相结合,4日痊愈出院,3个月复查无再发作。
患者在作口腔治疗时,许多人有焦虑情绪,成人常常掩饰其焦虑情绪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未能预料的问题,如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患者,由于过度紧张出现严重问题,因此要充分判断患者是否焦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的焦虑情绪,在言语.上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治疗中给予适当的解释和保证,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治疗。
癔病的发作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它不仅作为癔病的直接诱因,而且影响其症状的轻重。本病例患者由局麻注射这一过程引起精神紧张,诱发癔病发作,其症状以胸闷、心慌、震颤为主,其症状与利多卡因过敏、中毒症状相混淆,引起误诊、误治。
• end •
编辑 | 茄子口腔医学公众号 内容 | 网络
▌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许可协议,转载只需遵守共同协议即可。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或文献书籍整理,感谢原作者的分享,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查看
好课|如何获取
扫码获取 课程详情
牙e课堂|如何进入
获取更多知识
茄子口腔医学
致力于传播前沿口腔医学知识,服务更多牙医和牙患
口腔视频
口腔视频发布平台,每天更新根管治疗、正畸、修复、美学、种植等各类视频
@茄子口腔医学
@牙e课堂
@口腔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