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 Er∶YAG激光去除全瓷冠1例报告

2023 年 5 月 18 日
点击
“蓝色字”
关注我们!




引用本文张新媛,张晓巍,李倩,等.Er∶YAG激光去除全瓷冠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3,16(2):254-256. DOI:10.19538/j.kq.2023.02.023.



作者姓名:张新媛,张晓巍,李    倩,赵继志,吴效民

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I2M-C&T-B-024)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730

通信作者:吴效民,电子信箱:13621020065@126.com




        全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美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机械性能成为口腔领域常用的修复材料。但在临床中,不完善的牙体治疗,修复体的破损、折裂,以及患者对修复体颜色、美观不满意等原因,常导致需要拆除全瓷修复体[1-2]。传统钻磨去粘接法耗时耗力,在拆除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医源性的牙体组织再损伤,一方面破坏了牙体组织的结构,降低了牙体组织的抗力,减少了再粘接面积;另一方面造成全瓷修复体完全的破损,失去了再利用的可能性,最终可能会影响再治疗的效果[2-4]。因此,全瓷修复体去粘接的问题亟待解决。
        近十年来,激光去粘接逐渐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铒激光因其热效应小、更安全等因素,被更多地作为全瓷修复体去粘接的首选激光[2-5]。国外已有文献报道Er∶YAG激光去除全瓷贴面的病例[6],但对Er∶YAG激光去除全瓷冠的病例还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前牙全瓷联冠破损需拆除后重新修复,应用Er∶YAG激光进行去粘接操作,并完成修复治疗,且效果良好的病例,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1. 1    病史与检查    患者女,31岁,以“上前牙牙冠松动、异物感1周”为主诉于2021-11-25至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上前牙全瓷联冠修复10余年期间无不适症状,于1周前啃咬硬物时前牙牙冠破碎、轻微松动,并有异物感。口腔检查:11、21为全瓷联冠,边缘密合度可;连接体处折断,可见裂纹;松动Ⅰ度,21舌侧少量崩瓷;叩痛(-),牙龈未见明显异常。根尖片示:11、21全瓷修复体,根充完善,根尖未见明显病变影像(图1)。

1. 2    诊断    11、21牙体缺损;不良修复体。
1. 3    治疗方案    使用Er∶YAG激光去除11、21全瓷联冠,评估后视情况行冠修复或桩核冠修复。
1. 4    治疗过程    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治疗周期及费用等,分析Er∶YAG激光去除全瓷修复体的优势(尽可能减少自身牙体组织的医源性损失,保留剩余牙体组织便于再次修复,完整去除的修复体有再利用的价值,方便快捷且不适感小)及可能的风险(激光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于口腔激光专用诊室进行操作,佩戴防护镜。选择波长为2940 nm的Er∶YAG激光治疗仪(LiteTouch,Syneron,以色列),设置参数为50 mJ、10 Hz;使用1.0 mm直径的光纤,在距全瓷冠表面5 mm处进行均匀照射处理[2]。先对11的唇面进行照射,照射整个唇面约45 s,再对整个舌侧进行照射约45 s;使用相同的方式对21的唇面及舌面进行照射,不对邻面进行照射(图2a)。完成Er∶YAG激光照射后,发现全瓷冠有变暗变黑的迹象。使用去冠器对11、21进行震荡去冠(图2b)。11的远中部分牙冠先行脱落,21完整牙冠和11的近中部分相继脱落(图2c)。11、21基牙预备体完整,没有医源性的牙体再损伤(图2d)。碳化的水门汀结构瓦解,其残留在牙体组织及全瓷冠内面,可以用洁治器轻松去除(图2d ~ e)。完成Er∶YAG激光去粘接操作后,对11、21牙体组织进行微量修整再预备(图3a),继续完成冠修复操作:排龈、取硅橡胶印模及对颌模型、比色等。将完整去除的21旧全瓷冠用作临时冠,根据11旧全瓷冠形态制作树脂临时冠并粘接(图3b)。1周后复诊,去除临时冠,试戴11、21氧化锆全瓷单冠,3M U200树脂水门汀粘固。患者对修复体颜色外形满意(图3c)。

2    讨论

        全瓷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口腔临床修复,在常用的全瓷材料中,玻璃陶瓷的强度大约在200 ~ 400 MPa,而氧化锆材料的强度大约在1000 MPa;若使用传统钻磨法去除全瓷修复体,尤其是全瓷冠修复体,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车针,会对医患双方造成困扰[7]。更重要的是,由于水门汀与全瓷修复体和基牙的牙色过于接近,在去粘接操作过程中很难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很可能会造成医源性的牙体组织再损伤,并影响再治疗的效果[8]。
        激光去粘接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已有30余年,其主要用于口腔正畸去瓷托槽[9]。近10年来,激光去粘接逐渐应用到了口腔修复领域,铒激光因较Nd∶YAG激光和CO2激光的热效应小、对天然牙髓腔温度变化影响小、更加安全等优势,被更多地作为全瓷修复体去粘接的首选激光[2]。铒激光去全瓷修复体的作用原理是:铒激光能量透过全瓷材料作用于水门汀界面发生反应。水门汀中的水分子、OH-及单体成分吸收铒激光的能量发生瞬时爆破(汽化、光切除)、热消融、热软化作用,造成水门汀结构的瓦解,降低粘接强度,最终达到去粘接的目的[10]。研究认为,铒激光能量主要作用在修复体与水门汀界面,不会穿透水门汀作用于牙体组织表面,因此不会对牙体表面造成损伤[10]。
        Iseri等[11]的研究显示,Er∶YAG激光(100 mJ、50 Hz)作用9 s,可以明显减低IPS Empress全瓷贴面与天然牙的粘接力,其剪切强度从(27.28 ± 2.24)MPa降低到(3.44 ± 0.69)MPa。Morford等[10]运用Er∶YAG激光成功拆除了24个全瓷贴面,平均用时约(106 ± 59)s。Kursoglu等[6]报道了铒激光去瓷贴面粘接的临床应用病例,证实了铒激光在临床去瓷贴面操作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Rechmann等[12]在体外模型上证明了应用Er∶YAG激光完整去除E.max CAD全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应用Er∶YAG激光去除全瓷冠的临床病例,国内外还鲜有报道。
        本病例使用Er∶YAG激光对全瓷冠进行照射,瓦解其水门汀成分,极大地降低了粘接强度,从而达到了去粘接的目的。经Er∶YAG激光去粘接操作后,基牙表面残留的碳化物质为碳化瓦解的水门汀,可用洁治器或超声震荡完全去除,不会造成明显的基牙牙体组织损伤,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牙体组织,便于进一步修复治疗,提高再修复的成功率。天然牙体组织的剩余量是关系到修复长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去粘接过程中,若能不造成牙体组织的医源性再损伤,是对再修复有重要意义的。同时,本病例还利用了完整去除的21全瓷冠作为临时冠,减少了患者的成本与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本病例中,11全瓷冠没有完整去除,而21全瓷冠是完整去除的,分析原因可能与铒激光能量、全瓷冠厚度、去冠器的使用角度与力度有关。由此提示,如果想完整去除全瓷修复体并进行再利用,需要根据全瓷修复体的材料、厚度选择合适的激光能量和操作时间,并较轻柔地使用去冠器以保证其完整性。
        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认为,Er∶YAG激光去粘接可能会造成玻璃陶瓷修复体颜色的改变(包括色差的增大和透明度的降低),而不会对其机械性能造成明显影响[8,13]。但对氧化锆材料及氧化锆基底加饰瓷的全瓷修复体,Er∶YAG激光去粘接对其机械性能及光学性能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价其再利用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全瓷修复体去粘接是口腔修复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临床工作中每位医生都会面临的巨大挑战。Er∶YAG激光去粘接给这项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有利于牙体组织的保存和修复体的再利用,从而提高了再治疗的效果和修复的远期成功率,给医患双方带来好处。在普及推广这项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光的使用安全及防护,应建立相应的诊疗规范原则,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学习,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略




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 bingq 2021 - 2023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