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炎饮食增加牙周炎风险?| 最近的研究

2023 年 5 月 18 日



促炎饮食增加牙周炎风险

韩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入具有高促炎潜力的饮食会增加牙周炎的患病风险。该论文2023年4月21日在线发表于《临床牙周病杂志》(J Clin Periodontol)。


该项回顾性研究使用能量调节的饮食炎症指数(E-DII)评价的促炎饮食与牙周炎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来自韩国基因组和流行病学研究健康检查(KoGES_HEXA)队列,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进行横断面分析(168378例),采用考克斯(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前瞻性分析(160397例)。根据有效的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SQ-FFQ)中受试者报告的摄入量来计算DII和E-DII评分。
结果为,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在总体人群中,E-DII评分更高(摄入更多促炎饮食)的个体患有牙周炎的风险显著增加,风险比(HR)为1.29[95%可信区间(CI)为1.13~1.48,P<0.001];男性群体的HR为1.36(95%CI为1.07~1.73,P=0.02),女性群体的HR为1.27(95%CI为1.08~1.50,P=0.002)。即使在随访中将确诊较早的病例排除之后,这种相关性仍然显著。在横断面分析中,总体人群中的E-DII评分与牙周炎患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比值比(OR)为1.17(95%CI为1.03~1.34,P=0.01);男性群体的OR为1.28(95%CI为1.01~1.63,P<0.001);然而,这种关联在女性群体中不显著,OR为1.13(95%CI为0.96~1.33,P<0.001)。(李紫宁编译)

原文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diet and periodontitis disease risks: Results from a Korean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种植体周围炎

专用器械影响钛颗粒释放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时,与使用钛刮匙相比,使用种植体专用器械进行非手术清创,探诊深度可得到明显改善。这可能因为这种治疗方式的划磨较少,能减少种植体向周围附着的菌斑释放钛颗粒。该论文2023年4月18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 Periodontol)。


该研究纳入34例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进行随机临床对照单盲试验。患者被随机分为钛刮匙治疗组(Mech组,18例)或采用旋转聚合物微型刷的种植体专用器械治疗组(Imp组,16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评估黏膜下种植体周菌斑的钛释放量,并比较两组间种植体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探诊化脓情况。
结果为,两组在治疗前的钛释放水平和探诊深度方面相近。与Imp组相比,Mech组的钛释放量增加了10倍(P=0.069)。治疗后Imp组的探诊深度显著降低(P=0.006),而Mech组无显著变化。(李紫宁编译)

原文题目:Assessment of titanium release following non-surgical peri-implantitis treatment: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放疗影响牙齿抗折裂性能

巴西的一项研究显示,放射治疗(RT)能够影响年轻恒牙的抗折裂性能,且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能增强牙齿的抗折裂性。该论文2023年4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儿童牙科杂志》(Int J Paediatr Dent)。


该研究选取了64颗Cvek牙根发育分期为第三期的年轻恒牙,根据是否接受放射治疗(70Gy)和牙根的加固方法分为8组(n=8):NR组(对照组,未使用加固方法、未接受RT);NR+RT组(对照组,未使用加固方法、接受RT);PO组[使用硅酸三钙(TS)黏合的根尖塞阻塞根尖,进行根管充填,未接受RT];PO+RT组(使用TS黏合的根尖塞阻塞根尖,进行根管充填,接受RT);TS组(使用TS充填根管,未接受RT);TS+RT组(使用TS充填根管,接受RT);FP组(使用TS根尖塞阻塞根尖,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未接受RT);FP+RT组(使用TS根尖塞阻塞根尖,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接受RT)。使用通用测试机(0.5mm/min)测定牙齿折裂阻力。
结果为,在组间比较中,未接受RT的牙齿,其抗折裂性能较高(P<0.05)。FP组和FP+RT组具有较高的抗折裂性(P<0.001)。(李紫宁编译)

原文题目:Effect of radiation therapy on fracture resistance of simulated immature teeth submitted to root reinforcement




种植支抗悬臂梁推磨牙有效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种植支抗悬臂梁推上颌磨牙向后治疗Ⅱ类错𬌗效果明显,所有上颌牙齿均发生了矢状向、侧向和垂直向运动,从切牙到磨牙的远中移动距离逐渐增大。该论文2023年4月25日在线发表于《安格尔正畸医师》(Angle Orthod)杂志。


该研究纳入了20例采用种植支抗悬臂梁治疗Ⅱ类错𬌗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13.21±1.54岁)。使用海豚(Dolphin)软件和3DSlicer软件评估在推磨牙向后之前(T1)和之后(T2)拍摄的头颅侧位片和牙齿模型,利用腭部感兴趣区的数字化模型重叠来评估上颌牙齿的三维位移。采用独立t检验和威尔逊(Wilcoxon)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为,上颌第一磨牙过矫正为Ⅰ类错𬌗,推磨牙向后所用平均时间为0.43±0.13年。头影测量分析显示,磨牙远中移动效果显著,上颌第一前磨牙远中移动1.21 mm[95%可信区间(CI)为-0.45~-1.96],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3.38 mm(95%CI为-2.88~-3.87),第二磨牙远中移动2.12 mm(95%CI为-1.53~-2.71)。从切牙到磨牙的远中移动距离逐渐增加。第一磨牙有轻微的压低(-0.72 mm,95%CI为0.49~-1.34)。在数字模型分析中,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冠向远中旋转的角度分别为19.31°±5.71°和10.17°±3.84°。通过近中颊尖评估上颌磨牙间的距离增加了2.63±1.56 mm。(李紫宁编译)

原文题目:Three-dimensional changes after maxillary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a miniscrew-anchored cantilever




TMD综合管理应纳入OHROoL

沙特阿拉伯的一项系统评价研究显示,改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综合管理具有显著意义,医师应考虑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并采取针对该疾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该论文2023年4月20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学杂志》(J Oral Rehabil)。


该研究选取关键词如“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口腔卫生”、“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疾病”等,对多个在线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在初步筛选阶段共获得632项研究。采用改良的纽卡斯尔-渥太华(Newcastle-Ottawa)量表来评估所纳入的研究的质量。
结果为,共纳入8项研究,其中6项符合进一步Meta分析的条件。这些研究采用了各种评估OHRQoL的方法,包括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49)。所有研究均表明,TMD对研究对象的OHRQoL有显著影响。(李紫宁编译)

原文题目:Impact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on 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445期02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美学区软硬组织不足的种植修复】实操班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本期编辑:CMT佳境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bingq 2021 - 2023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