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矫治,真的不是越早越好

2023 年 5 月 19 日


作者:张晓娟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口腔科

都说现在的家长有三个最卷的方面:卷学习、卷眼睛、卷牙齿。目前正畸市场上对“早期矫治”的宣传无处不在,给家长们制造了不少焦虑,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固然是好事,但要提醒大家注意明辨商业化导向的过度宣传,正确理解早期矫治——对于有牙齿不齐问题的孩子,早期矫治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早期矫治的时机非常重要,过早或过晚都无法达到效果,只有时机适当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简单明了地讲一下,关于早期矫治家长必须了解的几个关键问题。

 

01

什么是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确切的说是“早期防治”,是指在儿童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为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期及之前的阶段,对已经表现出的牙颌面畸形、畸形趋势以及可能导致牙颌面畸形的病因,进行预防、阻断、矫治、引导治疗。



02

早期矫治的最佳时机?

开始早期矫治的时间,通常需要根据牙龄、骨龄、智龄(儿童的合作状态)判断。进行早期矫治的疗程一般在6~12个月。

 乳牙期   佳时机为4岁左右,3.5~5.5岁皆可。如果过早,会导致牙齿松动,而且年幼不易配合;如果过晚,乳牙的牙根开始吸收,乳牙容易脱落,均无法达到矫治效果。

 混合牙列期   最主要的问题是前牙反𬌗(俗称“地包天”),一般应在恒切牙的牙根基本发育完成时再做矫治,约为8~9岁。

 骨性畸形   应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和生长高峰期进行矫治,一般为10~12岁,男孩通常比女孩晚2年。过早会延长疗程,过晚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03

哪些情况需要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可以分为预防性矫治阻断性矫治下面分别说明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预防性矫治,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阻断性矫治。

 预防性矫治 

1. 乳牙或恒牙早失:乳牙过早缺失,首先需要到医院拍X线片检查,如果恒牙牙根未发育或牙根形成不到1/2,需要做个间隙保持器来保持缺牙位置,为以后的恒牙萌出预留间隙。恒牙过早缺失,可以视情况保留间隙,或者等牙齿替换完成后再行矫治。

间隙保持器示意图
 
2. 乳牙滞留:即乳牙逾期未脱落,恒牙已萌出或未萌出,一般需要拔除乳牙,然后引导恒牙在正确的位置萌出。
3. 恒牙萌出异常:经过医师检查并分析具体原因,决定是否需要通过哪些手段来帮助恒牙在正确的位置萌出,有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
4. 系带异常:唇系带过短或舌系带过短,应当进行系带延长手术。

 阻断性矫治 
1. 不良吮咬习惯:如吮指、吮颊、吮唇、咬物等,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来纠正。
2. 异常吞咽及吐舌习惯:家长可以在家自查,观察孩子在无意识吞咽情况下的面部表情肌和唇肌活动是否明显。如果明显,说明有异常吞咽。最常见是在吞咽时将舌头放在上下前牙之间,导致前牙咬不上或前牙之间有散在间隙。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舌肌功能训练,必要时佩戴矫治器。
3. 口呼吸习惯:因鼻呼吸道阻塞(如慢性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腭扁桃体或咽扁桃体肥大等鼻咽部疾病)导致长期部分或全部用嘴巴呼吸,会影响口颌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有这种情况,首先需要针对鼻咽部疾病进行治疗,恢复正常的鼻腔通气,然后再进行口呼吸的纠正。
4. 偏侧咀嚼习惯:会导致面部不对称、面中线偏斜,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改正偏侧咀嚼。
5. 前牙反𬌗:俗称“地包天”,这可以称为口腔正畸科的“急症”,一经发现,时机合适,尽早治疗,阻断畸形向更严重发展。早期矫治可以采用𬌗垫舌簧矫治器功能调节器

𬌗垫舌簧矫治器
 
功能调节器
 
6. 骨性Ⅱ类错𬌗畸形:主要包括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需由医师面诊评估是哪种类型,很多时候家长的描述和医师的检查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早期矫治可以采用Herbst、Activator、Twin Block等功能矫治器

7. 骨性Ⅲ类错𬌗畸形:包括上颌后缩和下颌前突,同样需由医师检查后再选择合适的矫治器。一般来说下颌生长较难抑制,但可通过促进上颌发育的方法来纠正畸形,常用上颌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装置

上颌扩弓装置示意图



04

如何预防上述畸形问题的发生?

上述这些需要早期矫治的问题,如果能在发生之前就有所预防,同样应当成为值得家长关注的问题。牙颌面畸形的早期预防应从胎儿时期开始,首先母亲的健康和养、心理及内外环境均对胎儿的早期发育十分重要。而新生婴儿出生后,正确的喂养方式成为了对口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问题,儿童时期的一些疾病防治也对口颌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

 婴儿时期 

1. 喂养姿势及时间:如果是母乳喂养,采用45°角的斜卧位或半卧位,每次半小时。如果是人工喂养,选择大小、软硬适中的解剖式奶嘴,以促进婴儿足够的吮吸功能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婴儿都不能平躺吮吸,容易导致反𬌗甚至偏𬌗。
2. 正确的睡眠位置:经常更换婴儿的睡眠体位与头位,避免头部受压变形而影响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
3. 破除不良习惯:如果发现有吮指、吮颊、吮唇、咬物等不良习惯,3岁前未破除的需要请专业医师干预治疗。


 儿童时期 

1. 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选择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有助于促进口颌发育。

2. 疾病防治:如有扁桃体过大、鼻炎、鼻窦炎等阻碍呼吸的疾病,应尽早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形成口呼吸习惯。

3. 预防龋病:保持乳牙列的完整性十分重要,恒牙通常在12左右替换完成。养成良好的刷牙和口腔卫生习惯,预防龋病发生,避免因龋导致牙齿缺失而形成单侧咀嚼习惯,影响颌面发育。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早期矫治的适用情况及最佳时机都有了大概了解。面对自家孩子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是否存在上述问题,如果发现有问题需要提前干预;如果不能确定是否有问题,那么在乳牙期3.5~5.5岁、混合牙列期8~10岁时要带孩子去看一次正畸医师,经专业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早期干预的错𬌗畸形。总之,对于早期矫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错过最佳时机,但也绝不是越早越好



助理编辑:CMT紫宁

责任编辑:CMT佳境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bingq 2021 - 2023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