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热知识:术前多读片,阻力牙才不会变压力
◀ 左右滑动选择课程,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我们能经常看到因为拔智齿而上新闻的事情,可能在大家心里,拔智齿只需要打一针麻药,然后拔掉需要拔掉的智齿就可以了,然而,拔牙真的这么简单吗?
吴先生今年40岁,最近因为一颗智齿,他跑断了腿。据吴先生介绍,他的智齿长在第二磨牙下方,使劲张开嘴,能看到这颗牙齿已经冒出来一点点,剩下的部分都被牙龈肉包围。因为牙齿经常疼痛,为此他去医院拍了片,做了检查。经过检查,在他的智齿下方还发现了囊肿,而牙根下面就是神经管(如下图),考虑生命健康,需尽快拔除。
但是他跑了好几家大医院,医生给出的答复都是:因为他这个智齿属于埋伏牙,位于牙根下边,贴合下颌神经管,有损伤神经后引起嘴唇麻木的风险,拔牙操作很困难,要做全身麻醉才能拔。
为什么几家大医院的医生都会说吴先生想拔牙要做全身麻醉?
其实,这都要从智齿的术前阻力评估来开始讲了。
首先我们先看几例拔牙的病例
如图一:完全埋伏低位近中阻生。此智齿除了出血量大,一定要强力吸引,没有任何难度,切开软组织,充分钝性分离,缝针线固定颊侧组织瓣。高速涡轮去除近中阻力,微创挺环切扩颊侧骨板,利于牙挺建立支点,轻松脱出。(术中出血多,照片较少)
如图2(共8张图片):这个是个典型低位水平位双根智齿,也是典型运用了我的微创统筹技巧,术中出血极少,不用强吸。
图3:牙根曲度大,但是短小,故而可以认为根部骨阻力小。那就很简单喽。
如图一(共5张图片):
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请牙医们仔仔细细的读片,就会发现问题。
牙根拔出来是这样的
图二:牙根影像模糊。怀疑有根异常,果断分根。
拔出来后根是这样的。片子有异常影像时一定要谨慎,最好能拍个CBCT.实在是不方便拍,就多去分分根,扩一扩颊侧和远中的牙槽骨。
其共性,骨阻力小,支点清晰。这样的就可以让年轻的医生多练练手了。
例如:
拔智齿并不简单,现代拔牙不光要关注安全,还要更多的去考虑微创、无痛、还关注高效。
拔牙,我们一定要做术前分析,评估,做到术前方案清晰,把术中一切的可能性了然于心。准确分析出哪些是好拔的牙,哪些是难拔的牙。也就是如何去除阻力,如何找到支点。临床上年轻的医生总是会遇到一些看似好拔而其实很难拔的牙。
难拔的牙的共性:阻力大,支点难以建立,视野差。阻力去除可以去骨,分牙,磨根。支点的掌握要灵活。临床建立支点有技巧。保护支点更是学问多。稍不注意就是支点滑脱伤及临近组织。
总结
• end •
更多阅读
推荐好课
快捷进入
茄子口腔医学
致力于传播前沿口腔医学知识,服务更多牙医和牙患
口腔视频
口腔视频发布平台,每天更新根管治疗、正畸、修复、美学、种植等各类视频
日常如何进入牙e课堂
@茄子口腔医学
@牙e课堂
@口腔视频
编辑 | 茄子口腔医学公众号 内容 | 网络
免责声明 ▌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许可协议,转载只需遵守共同协议即可。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或文献书籍整理,感谢原作者的分享,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