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中的颞下颌关节CT检查

2023 年 6 月 26 日



主编  李巍然   

主审  曾祥龙


概述


颞下颌关节检查是正畸常规检查内容,临床多从问诊及体格检查开始。其中体格检查包括关节和肌肉的触诊,两者结合对颞下颌关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有意义。对颞下颌关节状态有初步判断后,根据诊断需要,可进一步进行关节的锥形束CT(CBCT)检查。因此,关节CBCT检查并不是正畸检查的常规。但由于颞下颌关节结构复杂,传统二维影像具有局限性,对关节骨质的观察与髁突位置的判断远不如CBCT明确,因此在有关节影像检查需要时,CBCT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正畸治疗常规拍摄曲面体层片,关节影像可以得到初步观察。在曲面体层片上,可以观察双侧髁突的形态和对称性。这可以成为关节的初步影像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考虑,可以再选择进一步的CBCT检查。对一些关节软组织问题,比如关节盘移位、韧带损伤、肌肉损伤、炎症等,也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来明确诊断,但大部分颞下颌关节病有自限性,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价值,MRI检查的需要并不大。


颞下颌关节CT检查的方法


应该尽可能使用关节CBCT投照,一方面可以减少辐射,另一方面在投照过程中可保持站立体位,更有利于控制下颌位置。根据CBCT的投照视野大小,双侧关节的检查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两次完成。两者都可以用来观察关节骨质的改变,但一次完成更有利于观察双侧关节空间位置的对称性。投照时下颌应处于牙尖交错位,如果有特殊检查需要,也可以借助咬合蜡固定颌位后再进行投照。


颞下颌关节CT检查的用途


骨性结构的诊断

任何怀疑有髁突或颞下颌关节窝骨性改变的情况,都可以通过CBCT检查来确诊。其中髁突及关节结节影像结构在曲面体层片已有部分显示,可以借此初步判断髁突的骨质完整性、对称性。是否需要继续增加CBCT检查,要根据诊断需要决定。正常颞下颌关节的CBCT影像见图1。


图1  正常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


髁突位置的判断

髁突是下颌的一部分,髁突位置也是下颌位置的一个反映。下颌由于咬合原因发生位置改变,或正畸治疗需要改变咬合位置时,都需要参考髁突位置来诊断和治疗。髁突位置在关节CBCT影像中以关节间隙来反映,包括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其中前、后间隙的关系意义最大,关节后间隙原则上不能比前间隙小。关节间隙并不是治疗指标,只是判断髁突位置的一个间接指标,对于关节盘等软组织结构,如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则应增加MRI检查。



颞下颌关节CT检查的适应证


正畸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诊断的需要来判断是否进行关节CBCT检查,其中重要的判断依据是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界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与治疗是正畸跨学科内容,正畸医师也可以掌握一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规诊断方法,对症状较轻的病例,可以在控制症状后再开展正畸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增加颞下颌关节CBCT检查是诊断的一部分。但如果正畸医师并不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也没有意愿进一步去处理颞下颌关节问题,可以转诊给颞下颌关节专科医师,关节CBCT检查交给专科医师来完成。


以下适应证,可供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诊断需要时参考使用:
①有明确颞下颌关节疼痛的病例,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疼痛,可以是自发痛、张口痛或咬合痛。颞下颌关节疼痛多来源于软组织,也可由骨质破坏后的滑膜炎症所致,关节CBCT检查可以明确骨质破坏范围及程度。骨质破坏处于活动期时,不是正畸治疗的适应证,需要先进行针对颞下颌关节的治疗,待骨质修复后再开始正畸治疗。这需要经过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再次行关节CBCT检查确认。
②有严重弹响的病例。可复性盘前脱位表现为弹响,大部分弹响并不影响进食功能,但弹响非常频繁,小张口就有弹响时,会对骨质产生磨损。如果弹响时间超过1年,建议投照关节CBCT观察髁突骨质改变。
③有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史,距离上次放射检查1年以上,目前没有明确症状者,也可以投照关节CBCT来对比可能的变化。
④成人严重骨性畸形,需正畸或正颌手术治疗,治疗会使下颌位置发生较大改变,可以投照关节CBCT,评估髁突形态及位置,为治疗提供参考。
⑤需要与修复、种植相结合的复杂口颌功能重建病例,需要再定位下颌,可以投照关节CBCT来评价髁突位置。
⑥垂直距离不足的成年病例,例如大量先天缺牙致后牙列支持功能不足,垂直距离短小,颞下颌关节有不适症状,可以投照关节CBCT来评价髁突形态和位置,以及垂直距离改变对髁突位置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正畸治疗中的颞下颌关节疼痛,如果在治疗前患者没有关节病史,影像检查也未发现明确的关节骨质改变,治疗中的疼痛大多来源于肌肉及韧带问题。关节CBCT影像上并不能显示出软组织的改变,硬组织的变化会出现得比较晚,此时的影像观察不到骨质改变,拍摄关节CBCT的价值并不大,治疗重点也主要在于解除软组织的炎症及症状。



颞下颌关节CT检查的禁忌证


以下情况不适合或不建议投照关节CBCT

①已经出于正畸目的投照大视野CBCT,不需要再增加关节CBCT检查。大视野CBCT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对颞下颌关节诊断的需要(图2)

②有颞下颌关节弹响的儿童病例,如果在曲面体层片未发现明显的骨质改变,不建议增加关节CBCT检查。因为儿童的关节仍处于发育期,还有充足的生长改良潜力,控制下颌向前向下的正常生长方向是对关节最好的保护。


图2  大视野CBCT观察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CT检查的观察指标


关节CBCT影像是三维立体影像,进行直观的三维观察可以评估定性内容,例如双侧的对称性、骨质的连续性、髁突形态和关节结节形态。
由于颞下颌关节位置特殊,以头部位置参考关节呈现倾斜的姿态,颞下颌关节经典的观察角度是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所谓倾斜的角度就是髁突长轴在轴状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软件,可以将这两个位置的图像截取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定性和定量观察。
三维髁突形态:正常髁突为近似椭圆形的结构,骨质光滑,没有明显的平面或凹陷。患骨关节病后,髁突骨质发生改变,表面磨损呈平面、虫蚀样变与髁突吸收。这些变化在CBCT的三维影像中均可以观察到(图3)。
关节长轴对称度:在双侧关节同时成像的关节CBCT影像中,可以观察双侧关节对称度。在髁突水平最大径截面中,测量双侧髁突长轴与中线夹角的差异,从而反映双侧髁突的空间对称性。在不对称病例中,这个测量项目可以反映不对称的位置及程度(图4)。
关节对称性:颞下颌关节斜冠状位截面中,可以观察双侧关节的对称性,观察内外侧的磨损程度。不同程度的磨损可能反映功能运动的不对称。
关节间隙:颞下颌关节斜矢状位截面中,可以观察关节间隙的大小,包括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其中前间隙与后间隙的比例关系最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关节后间隙不能小于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变小可以是下颌后退的间接表现,关节盘后区有被压迫的可能,从而产生疼痛不适的症状;也可能是关节盘前移的结果,可进一步造成髁突前斜面的磨损。

图3  双侧髁突髁关节病变
 
图4  髁突长轴测量



新书推荐


本文摘编自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口腔正畸学规范诊疗手册》,由李巍然教授主编、曾祥龙教授主审。口腔正畸学是一门汇集科学与艺术的学科,规范的正畸临床诊疗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临床技能。该书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临床及教学专家编写。全书分为错𬌗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计划、矫治器与矫治技术错𬌗畸形的正畸治疗三篇,浓缩了口腔正畸学理论与临床技能的精华,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突出实用性,既方便工作中查询,又涵盖口腔正畸学最新进展。同时本书配有视频讲解,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正畸相关临床操作,便于读者学习掌握。该书适合作为广大正畸医师的案头书,为其口腔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453期03-04版

★转载请获出版社许可

助理编辑:CMT紫宁
责任编辑:CMT佳境
监制:CMT飘飘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bingq 2021 - 2025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