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修复!粘接篇

2023 年 7 月 1 日


针对全瓷粘接

不仅要知其安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全瓷牙一般折断部位是在边缘较薄处或有裂痕处,

故制作过程及试戴过程都禁忌用硬物敲打,以免产生裂纹。


全瓷内冠调磨时应该选用砂粒较细的车针,

而且一定要用慢速手机调磨,但这步最好交给技工完成。


理论上讲:临床上进行全瓷调磨时,

禁忌用快速手机调 牙合



全瓷修复体的粘固

由于不同系统陶瓷材料性质的不同,应使用配套的粘固剂,并根据产品说明进行酸蚀、喷沙等相应的的粘固前处理。另外,陶瓷具半透明性,故除了修复体的配色外,也要根据患者自然牙体色泽选择色彩不同的粘固剂。如果因牙冠缺损过大而做 “核桩”的,要先涂遮色层后粘固。

在粘固时要注意严密隔湿,特别是2类嵌体,推荐使用橡皮障。

粘结剂作为修复体结合到牙釉质上的媒介,具有稳定剩余牙体组织的作用,而粘结操作过程则直接影响到牙体硬组织与陶瓷之间粘结区域的使用寿命。具较好美学性能的低强度陶瓷必须用复合树脂粘结剂粘固。

由于树脂粘接剂有2%~4%的聚合收缩,一些患者术后会出现温度刺激下的敏感问题。其中由于贴面受牵拉的面比较少,所以术后敏感比较小。嵌体恰恰相反。内部张力比较大。如果冠修复后出现敏感等,2~3个月后一般可以消失。否则可以重新做冠,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 

全瓷修复体粘结剂选择和操作基本步骤:

*长石质/硅酸盐类陶瓷,如Vitabloc/Empress/ CEREC Bloc等,用于嵌体、高嵌体、贴面、单冠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下列材料和方法粘固:

1)复合树脂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粘结:临床常用Variolink偶联剂和粘结剂。准备过程如下:修复体组织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粘结剂涂布;牙釉质或牙本质预备面酸蚀→牙釉质或牙本质粘结剂涂布;树脂粘结剂粘结固化。操作需要使用橡皮障隔湿。










2)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的自粘结复合树脂(贴面不可用)粘结:

常用RelyX Unicem









或者 
Multilink Sprint





操作如下:修复体组织

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牙体预备面清洁;树脂粘结。

*二硅酸锂陶瓷,如 press/CAD

该类材料粘固剂可采用:

1)复合树脂粘结剂,常用

Multilink Automix









 

Panavia




过程如下:

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偶联→牙本质粘结剂粘结。操作中需要隔湿。

2)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 UnicemMultilink Sprint。操作如下: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处理,牙体组织清洁。

下面是一个王义勇医生总的结铸瓷修复体的处理步骤:


准备粘结铸瓷二代嵌体


对修复体组织面用5%氢氟酸处理一分钟(这样可以促进表面发生理想的形态改变,

使其更有利于硅烷偶联剂的物理渗透。氢氟酸有毒性,小心操作)

用水枪冲洗氢氟酸

用足量的水雾冲洗修复体至少一分钟

修复体用无油的压缩空气轻轻吹干

硅烷偶联剂处理60秒钟(硅烷主要是作为提高粗糙表面润适度的促进剂,从而有利

于下一步粘结剂的应用。)

用热的压缩空气将硅烷偶联剂吹干

硅烷化处理后的修复体表面涂一薄层树脂粘结剂

无油气枪吹均匀

就位之前覆盖修复体,以避免光线照射。

不推荐对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可能导致宏观形态的改变,而且可以引起“崩瓷”。
用热空气吹干可以提高粘结效果,这是因为热空气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溶剂。

*玻璃渗透氧化陶瓷,In-Ceram Spinell/ Alumina/ Zirconia,用于修复单冠、三个单位固定桥。(Spinell仅用于前牙)

粘结剂可采用:

1)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 Unicem、Multilink Sprint。操作如下:修复体组织面喷砂(50μm的Al2O3颗粒,压力)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牙体组织面清洁→粘结剂。

2)自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如Multilink AutomixPanavia。修复体表面喷砂(50μmAl2O3颗粒,压力)和涂瓷处理剂,牙体预备面涂牙本质粘结剂,操作需隔湿。

*多晶相氧化物陶瓷,In-Ceram YZIn-Ceram 

AL
ProceraZirCADLavaSirona inCoris ALSirona inCoris ZI等。用于单冠、固定桥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

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 UnicemMultilink Sprint。修复体组织面喷砂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

帕娜碧亚™F含氟复合树脂粘合剂 (PANAVIA F™ A DUAL-CURE ADHESIVE SYSTEM)


产品介绍

1.高粘接力 
对牙质,金属和陶瓷有坚固的粘接力、维持时间长 
2.释放氟化物 
帕娜碧亚™F膏含有特殊处理过的氟化物。因为能增强牙质的耐酸性,所以能提高对龋齿的抵抗力。 
3.强度高 
帕娜碧亚™F膏含有高密度的无机填料(78wt%)、能够提供良好的机械特性和耐磨耗性。 
4.操作简单 
帕娜碧亚™F是双固化型粘合剂,因此光照射能够缩短治疗时间

樊成涛提示帕娜碧亚™F一定要用传统的卤素灯固化(有一款义获嘉灯最贵的灯除外),因led灯波长范围太窄不在它的引发剂固化波长范围内,会出现固化不全。

粘接和粘结
许多种粘接及粘结的技术已被应用于现代全瓷修复中。

磷酸锌、聚羧酸锌,和常规的玻璃离子粘接剂通过酸碱反应来固化,这些材料会增加粘接剂的酸性而有增加陶瓷修复体表面瑕疵的趋势。玻璃离子容易早期溶解,会导致粘接剂内部产生促进裂隙生成和扩展的微裂纹。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通过酸碱反应和光或者化学方式引发聚合。它综合了传统玻璃离子粘接剂和复合树脂的优点,能够产生更高的强度、断裂韧性及耐磨性。为了增加玻璃基和氧化铝基陶瓷修复的成功率,推荐使用非酸性粘固剂。

酸蚀全瓷冠内冠时(比如铸瓷、EMAX时),一定要注意酸蚀时间的要求EMAX(铸瓷三代)酸蚀时间不能超过20秒,否则可能会丧失太多内冠材料,(内冠很容易被酸蚀),会降低瓷冠的抗折强度,将来裂纹会出现在酸蚀过的瓷内冠组织面上。是否可以被酸蚀的标准是是看瓷冠是否含有玻璃成分(硅化合物)。

可被酸蚀的全瓷材料有:

长石类瓷冠,铸瓷EMPRESS,EMPRESS II,E MAX等。这时需要氢氟酸酸蚀,硅烷化处理以及树脂类粘接剂。

不可被酸蚀的全瓷材料有:

VITA INCERAM的氧化铝全瓷冠和氧化锆类全瓷冠。这时需要用直径是50微米的氧化铝砂粉喷砂,然后用帕娜碧亚等树脂粘接剂粘接。

不能用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或者复合体类的粘接材料粘接此类修复体。否则会吸水导致瓷裂。谨记





对常规玻璃陶瓷修复体而言,粘接技术是取得成功的粘结效果的关键。

运用5%- 的氢氟酸对陶瓷表面的酸蚀处理以及37%磷酸对牙齿结构进行酸蚀,

并且应用硅烷偶联剂能够使树脂粘结剂与长石质材料有最高的粘结强度。

长石材料与牙体的化学粘结是通过复合树脂中的硅烷偶联剂来完成。

酸蚀界面的粘结强度可以通过在牙体表面

形成深的错综复杂的可供树脂流动并且锁结的外形来得到改善。

对长石质修复体决只能进行酸蚀

而不能用喷砂处理来增加内表面的粗糙程度,

因为这样会导致磨损及随之产生的体积减小及形态改变。


复合树脂的压应力(320Mpa)高于磷酸锌(121Mpa),后者支持作用有限。碎裂及水门汀的溶解可导致微渗漏、边缘着色、牙髓激惹、继发龋、冠脱落以及破裂载荷降低。粘接型水门汀可增加断裂载荷并提高生存率。由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复合树脂支持的玻璃陶瓷修复体可以承受更高的咀嚼力,并且有更好的临床表现。


  玻璃陶瓷建议使用光固化,双固化以及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进行粘结。已有报道表明双固化型复合树脂粘结剂和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粘结剂相比,其粘结的长石质嵌体成功率有所降低(VITABLOCS Mark II; VITA Zahnfabrik)。光无法完全透射过陶瓷修复体将会导致底层复合树脂粘结剂聚合不完全,使修复体缺乏支持力。双固化粘接剂含有化学聚合系统中所包括的过氧化物以及胺组分,同时还有光聚合系统含有的光敏剂。这两种催化机理要求,为了使粘接剂达到最大的强度和粘结性能,需要减少残留双重粘结剂的量。自聚时会出现更慢的聚合反应、更高的溶解度及吸水率。完全依靠双固化复合树脂中的自聚组分,将会导致粘结剂的硬度降低以及过早的失败。



非粘结型粘固更多依靠宏观的机械固位,而不是粘结固位。尽管随后出现的粘结技术,边缘线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将导致明显的粘结力下降。因树脂不能渗透入牙骨质,而酸蚀后的牙本质可以,牙龈边缘微机械固位对整体粘结强度的提高作用有限。当边缘线不位于釉质内时,粘结效果变得不可预测。


有很多关于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于复合树脂粘结剂与氧化铝陶瓷的粘结强度的评价。用于玻璃陶瓷粘结的酸蚀剂不能使玻璃渗透致密烧结的氧化铝陶瓷表面变得足够粗糙。一种有效的使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In-Ceram Alumina; Vita Zahnfabrik)变粗糙的方法是通过摩擦涂覆二氧化硅工艺(Rocatec; 3M ESPE)。这种方法是清洁表面后250 KPa下在陶瓷表面涂覆110 µm高纯度氧化铝(Rocatec Pre; 3M ESPE) 14秒,以产生一个均质的粗糙外形。

这伴随着用110 µm(Rocatec Plus;3M ESPE)或者更小的粒度为30 µm (Rocatec Soft; 3M ESPE)的氧化硅改良型高纯度氧化铝进行摩擦化学涂覆。氧化铝使得其部分表面覆以随后可被硅烷(3M ESPE Sil; 3M ESPE)调节的SiO2,以与复合树脂进行粘结。这种摩擦化学工艺对玻璃渗透陶瓷(In-CeramAlumina; VITA Zahnfabrik)造成的体积减小是长石基玻璃陶瓷(IPS Empress;Ivoclar Vivadent)的1/36,并且不会改变其表面成分。

玻璃浸润氧化铝(In-Ceram Alumina; VITA Zahnfabrik)的摩擦工艺预处理(Rocatec; 3M ESPE)使得树脂粘结的持久性达5年以上。已发现,与以酸蚀2分钟,以车针打磨联合37%磷酸酸蚀2分钟,以及不进行处理相比,用50 µm氧化铝喷砂处理15S是使致密烧结氧化铝内冠(Procera; Nobel Biocare A)产生最大粘结强度的最有效的方法。




  据报道,表面处理,包括摩擦二氧化硅涂层工艺(Rocatec; 3M ESPE),以250-µm或50-µm氧化铝进行喷砂处理,以50-µm氧化铝喷砂联同以38%氢氟酸酸蚀,或者以钻针打磨对氧化锆(Denzir; Decim A)粘结强度的影响很小。1例研究表明,摩擦二氧化硅涂层工艺以及树脂粘接剂与氧化锆的初始粘接在模拟老化实验后便失败了,

同时另一例研究表明这并没能提高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

尽管不会马上显现出来,由喷砂(用50-µm 氧化铝在276 KPa下持续5S)造成的损伤削弱了氧化铝及氧化锆陶瓷的疲劳强度。已经发现许多种粘结剂能够粘结氧化锆全瓷冠(Lava; 3M ESPE),

包括复合树脂(Panavia F 2.0; Kuraray, Tokyo,Japan),复合体(Dyract Cem Plus;Dentsply Intl),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RelyX Luting; 3M ESPE),以及自粘结型复合树脂(RelyX Unicem; 3M ESPE)。

粘结剂的机械性能对玻璃陶瓷修复体很重要,而对于氧化锆全瓷冠,由于其抗折强度高,常规粘接即可。氧化锆基修复体不需要一个粘接界面来固位。


 



 


以下转自丁香园论坛

小米虫 贴面的粘结主要是基于釉质粘结,所以贴面的牙体制备是关键,一定要形成足够的釉质边缘封闭。在此基础上的粘结效果是可以保证的。倒是牙本质的粘结效果不如釉质粘结效果好,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说明操作。

至于树脂水门汀和瓷之间的粘结就要考虑瓷的材质做选择了:

1 硅酸盐基陶瓷,就是常见的铸造玻璃陶瓷、热压陶瓷(如Dicor 以及IPS Empress2等)常规氢氟酸酸蚀、硅烷偶联剂、树脂粘结剂(不同粘结系统都有不同包装剂型和使用方法不再赘述)就可以了,粘结问题不大。

2 氧化铝基陶瓷(如Inceram AL2O3陶瓷),强度大大提高,但是因为二氧化硅含量的减少,无法和树脂粘结剂形成足够的化学结合,所以一般还是主要靠粘结面粗化处理形成和 树脂粘结剂机械结合来粘结,而且氢氟酸对其的酸蚀效果也比较差。这类陶瓷的粘结也是研究的一个热点。

3氧化锆基陶瓷,包括渗透的还有CAD/CAM的(如zircon .inceram等),和氧化铝基的类似,不过其强度要大的多,精确度也较高,固位效果好,所以他对粘结剂的要求到不是很高,有很多国外的学者都认为树脂粘结剂,甚至磷酸锌水门汀都能用于氧化锆陶瓷的粘结,只要起到封闭的作用就可以了。

正对楼主说的前牙粘结的颜色问题,一般用于贴面,前牙铸瓷粘结剂都有不同的颜色选择,还有相应的试色糊剂,在正式粘结前都先要用试色糊剂对粘结剂颜色选择做出参考(我们科用的是BISCO 的CHOICE,还是蛮不错的)。一方面前牙全瓷修复本身的比色要准确,另一方面如果有细微的差别还可以用树脂粘结剂选色来进行调节。

moonrainer Inceram AL2O3陶瓷,渗透入不少玻璃基质,那么不能酸蚀处理效果不佳?

小米虫 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氧化铝含量是非常高的,在90%以上,玻璃含量极少,所以酸蚀效果不佳,而且有研究报道氢氟酸酸蚀氧化铝陶瓷会降低其强度,因为正是玻璃的渗入充填了氧化铝支架的空隙增加了其强度,酸蚀使其丧失了玻璃质,是空隙增加,强度下降 

首先全冠和贴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全冠要承受合力还要考虑各部分的均匀一致性,而贴面对抗力的要求要小些,所以一般备牙有度就可以了,过小牙甚至。至于对颜色的影响,氟斑牙的改变主要是牙釉质,和四环素牙不一样,你备牙过后因该不会对修复颜色有什么影响,对于严重的变色的牙可以通过特殊的制备和修饰措施遮住底色。

1严重的氟斑牙不适合做瓷贴面主要考虑过度氟化的釉质酸蚀效果不好,难以保证可靠的粘结。

2贴面所谓的釉质粘结主要是保证贴面的周围有足够的牙釉质,不仅有很好的粘结,更能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


ctow 其实全瓷冠也分两大类。一类是硅酸盐类的,如铸瓷;还有一类就是金属氧化物一类的,如氧化铝、氧化锆;前者就一定要用树脂粘结剂粘结;后者其实内冠就是金属,不过是白色的金属罢了。它的粘结就可用所有的玻璃离子和树脂粘结剂,和金属烤瓷冠一样。但是由于目前氧化铝氧化锆内冠的边缘密合性还不如金属内冠,所以还是推荐使用树脂粘结剂。 




金桩能否匹配全瓷?

我所做出的解释是:

全瓷修复折裂(crack)失败起始于小的瑕疵(flaw),然后小的瑕疵逐渐变大(propagation),在动态负荷(dynamic loading)和静力疲劳(static fatigue)以及水解降解(hydrolytic degradation)共同作用下导致折裂。

有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一些高弹性模量的冠修复体(high modulus restoration),如果其下方是低弹性模量的核(low modulus core),在口腔内反复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微弹性变形,在粘接剂界面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或者修复体脱落,或者瓷裂


一些材料的弹性模量(O'Bren WJ1989):铸造金属桩核150~200GPa;瓷桩核90GPa;牙釉质84GPa;牙本质18GPa;复合树脂14GPa;树脂复合体9GPa


对于全瓷类修复体桩核或粘接下方介质的选择依次就可以有以下顺序:金属核或瓷桩>预备好后保留的釉质>牙体组织较多,牙本质直接支持>牙体组织较少,牙本质直接支持>树脂核>玻璃离子核











© bingq 2021 - 2025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