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吕明明医师参与科研项目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2023 年 7 月 13 日


(本文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官网)


2019年底至2021年初,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吕明明医师旅美博士后工作期间,共同参与了美国哈佛医学院魏文毅教授团队研究。2023年6月,该团队题为“由AMPK介导RIPK1磷酸化通路的细胞死亡代谢协调(Metabolic orchestration of cell death by AM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RIPK1”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吕明明医师因其重要贡献成为共一作者。
该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介导的RIPK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磷酸化对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代谢调控机制。该研究表明代谢应激促进了TRAIL受体介导的RIPK1的激活,而AMPK通过在Ser415位点磷酸化抑制RIPK1以抑制能量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AMPK磷酸化RIPK1代表了一个重要的代谢检查点,它决定了细胞对代谢应激的命运反应,并强调了AMPK-RIPK1轴在整合代谢、细胞死亡和炎症中的作用。
研究通过揭示过度能量代谢压力通过死亡受体蛋白DR4/5激活RIPK1,并促进细胞程序性坏死发生的分子机制。发现了不依赖于TNFα/TNFR1通路新的RIPK1激活方式。回答了长久以来的“能量代谢压力如何促进细胞死亡”的重要科学问题。同时,该研究证明了RIPK1是AMPK新的重要底物,阐明了在能量代谢压力的条件下AMPK通过磷酸化RIPK1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和炎症的分子机制。回答了“AMPK在能量压力中如何协调细胞存活和死亡”的重要科学问题。
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将为细胞死亡机制的进一步解析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为治疗免疫代谢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治疗策略,并有望在未来将学术发现转化为临床实践中的创新治疗方法。


编辑:CMT小枫
监制:CMT飘飘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bingq 2021 - 2025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