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生从缺牙处拔出了57颗牙!牙医提醒:尽早“斩草除根”
▲扫码查看课程详情
导 语
57颗牙齿竞争居然没有一颗“熬出头”?这是怎么回事?
#23岁女生拔出了57颗牙#登上热搜,有网友表示奇怪成人牙齿数为28-32颗不等,怎么会拔出57颗?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原来,这名女生从小就缺了一颗牙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就没当回事有一天她去了趟医院看牙她的情况引起医生的重视。
经过局部拍片,医生确定这种情况为“牙瘤”,需要全麻手术拔牙。拔牙“成果”让大家都吓一跳,竟拔出了57个大小不一的牙!
搜索发现这样的情况还不是个例:
这些多余的牙是怎么来的?牙瘤到底是什么?它是癌症吗?危不危险?
牙瘤并非真性肿瘤
患者常有缺牙现象
虽然带“瘤”,但牙瘤一般不会引起癌变。牙瘤多见于青少年,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
既然不是肿瘤,那它到底是个啥?
牙瘤生长于颌骨内,是由一个或多数牙胚组织异常发育增生而形成。
瘤体内可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牙胚组织或牙,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形状不规则,有的近似正常牙,有的只是一团紊乱的硬组织。
是什么导致了牙瘤?
牙瘤病因较复杂,多种因素均可能与牙瘤的发生相关,如乳牙的慢性炎症和感染遗传因素、成牙本质细胞过度反应等,均可能导致牙瘤发生。
牙瘤患者常有缺牙现象,牙瘤可引起恒牙迟萌、疼痛、颌骨膨隆、邻牙移位、松动,病变范围较大,可导致骨缺损甚至引起骨折。
查出牙瘤,建议尽早手术
虽然没什么很大的危害,但一旦查出了牙瘤,建议尽早手术,“斩草除根”。
否则,随着瘤体的增大,发生在下颌骨的牙瘤,会压迫下颌骨内的下牙槽神经,从而出现下唇麻木等症状;发生在上颌骨的牙瘤,可能会压迫眶下神经,出现眶下区皮肤麻木症状。
还有可能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炎症和疼痛;如果反复继发感染,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有这些不良习惯
警惕口腔癌
牙瘤并不是口腔癌,但常被误认为口腔癌。
通过积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牙瘤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口腔癌”都那么好对付。比如,有患者因为得了口腔癌,病情一直拖着,最终要靠敲掉颌骨来保命。
听起来有点陌生的“口腔癌”,是什么?
口腔癌是指发生在舌头、颊部、牙龈、口底和上腭部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属于鳞状细胞癌。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病理类型95%以上是鳞状细胞癌,好发于舌背、舌缘、舌腹等部位,表现为溃疡型/浸润型肿块,生长快,部分伴有疼痛、出血,可向下侵犯口底、牙龈,向后侵犯舌根、扁桃体等部位。
目前,舌癌具体病因不明。一般来说,吸烟率高、酒量大、口腔卫生习惯较差的中老年男性是舌癌的高发人群。
此外,咀嚼槟榔也是舌癌重要的诱发因素。早在2003年,槟榔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
吃槟榔为何可致口腔癌?
槟榔渣属于粗纤维,比较粗糙,长期嚼食可导致口腔黏膜反复受到摩擦易受损,使口腔出现局部慢性溃疡,增大癌变概率。
槟榔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易促进上皮细胞凋亡,食用过程中很容易损伤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纤维性病变是癌前病变,不及时干预有可能发展成口腔癌。值得提醒的是,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就像烟中的尼古丁一样,长期可让人上瘾。这种成瘾性可进一步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风险。
口腔溃疡超过两周还不好
小心口腔癌
口腔癌的早期主要表现是口腔内如舌部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或者是长时间不愈合的溃疡糜烂。因此,口腔内存在超过两周以上的不明原因的肿块或溃疡糜烂,应及时就诊,进行病理检查,以达到早期确诊。
口腔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通过对口腔癌组织的彻底切除,并进行组织皮瓣的修复,能够恢复绝大部分患者的进食和言语功能。
从预防口腔癌的角度,头颈肿瘤外科专家提醒,日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口腔卫生,不嚼槟榔,戒烟戒酒,科学刷牙,平衡营养,锻炼身心。
2.及时处理口腔内牙齿残冠、残根,防止损伤舌侧边缘。
3.关注自己口腔内黏膜的病变,如发现两周以上不愈合的口腔溃疡、白色斑块、红色斑块、糜烂、增生、瘤样病变等,要及时就诊。
来 源 / 综合整理广州日报、北京头条、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
• end •
免费领取
快捷进入牙e课堂
茄子口腔医学
致力于传播前沿口腔医学知识,服务更多牙医和牙患
口腔视频
口腔视频发布平台,每天更新根管治疗、正畸、修复、美学、种植等各类视频
@茄子口腔医学
@牙e课堂
@口腔视频
编辑 | 茄子口腔医学公众号 内容 | 网络
免责声明 ▌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许可协议,转载只需遵守共同协议即可。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或文献书籍整理,感谢原作者的分享,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