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技志愿服务特色品牌项目
点击蓝字 关注中华口腔医学会
不辱使命西部行,无悔高原青海情
——西宁市口腔医院帮扶工作总结 孙静华
作为中华口腔医学会显微根管治疗技术中青年推广医师,我很荣幸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公益项目,成为了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当看到了帮扶地区清单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青海西宁,因为曾经带过的进修生工作在那里,从她的口中了解到,青海由于地处高原,受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的影响,留不住人才,医疗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确定了帮扶医院为西宁市口腔医院后,我开始和当地负责人积极沟通,切实了解当地的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力求能将有限的两周帮扶时间最大化利用,为当地做实事。了解到当地的根管治疗水平良莠不齐,牙体牙髓科常常接诊很多根管再治疗的病例,经常是已经完成了桩核或冠部修复,医生往往束手无策,只能转诊外科拔除患牙,青海全省还没有开展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我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在当地开展并推广显微根尖手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天然牙。并计划举办一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省级继教项目,希望为西宁、为青海、为同仁、为患者做出切实有帮助、有意义的贡献。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我们双方的努力中有序进行。
出发的前5天,我在下楼时不小心崴伤了左脚脚踝,X线检查发现“左侧腓骨远端内侧缘游离骨片”,医生建议制动休息。当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千万不要影响“西部行”帮扶工作,青海的同行和手术的患者还在等着我。如何顺利到达西宁成了一个难题,通过向航空公司咨询,了解到有轮椅服务,7月的最后一天我在家人的护送下,在机场优质的轮椅服务和升降机的帮助下,顺利登上了开往西宁的航班。离开北京时还是暴雨倾盆,抵达西宁时已是晴空万里。看到了前来迎接我的西宁市口腔医院的我的学生和相关领导,心情很是激动。
抵达西宁后,在总院召开的工作会上我进一步了解了医院的具体情况,并将我的工作计划也做了详细介绍,得到了院领导和科里的大力支持。
西宁市口腔医院共有3个院区,两个院区已开诊,新院区正在规划建设中。2周的工作紧凑有序,在科室同仁的帮助下,我虽然行动需要靠轮椅和双拐,但工作的开展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首先为科室开展了技术培训,力求强化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的同时,将国内外前沿、先进的技术理念倾囊相授;除日常门诊工作外还进行了日常会诊,解答同仁们临床科研诊疗中遇到的相关的问题;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正常工作,利用下班时间,在科室开展疑难病例研讨会,为大家答疑解惑,开阔思路。
左右拉动查看更多照片
在帮扶工作的第二周,在青海省口腔医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带领科室,成功举办了省级继教项目《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应用》培训班,这是西宁市口腔医院乃至青海省首次开展的项目,全省各大医院口腔科及西宁市口腔专科联盟成员近200人参与学习。继教班包括理论授课和实操演示,实操演示时,对显微根尖手术进行了全程同步直播。全面深入地为广大青海口腔同仁介绍了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操作步骤及详细描述操作时的注意要点,希望能够为当地开展此业务铺平道路,开好头,打好基础。在进行一台又一台的显微根尖手术时,身边的医护会开心地告诉我:“孙老师,您正在做的是青海的第一台显微根尖手术” ,“孙老师,今天做的是青海的第二台显微根尖手术” …… 每一台手术都被亲切地冠以名字,被观摩、被记录了下来。
左右拉动查看更多照片
两周的支援,在繁忙的工作中很快就过去了,帮扶工作的最后一天,我受邀来到了西宁市口腔医院正在建设中的新院区,为新院区的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在工作总结会中,我们深入讨论了科室的发展规划,两周的志愿帮扶工作也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肯定,从院领导殷殷期待的眼神和沟通中,从2周和各位青海同仁的交流中,我看到了青海同仁对提升规范化诊疗技术,对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的期待和向往,深感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在这一次青海“西部行”志愿活动中,克服了高原反应和受伤带来的种种困难,付出了积极认真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西部行”的帮扶任务。有收获,有遗憾,有不舍,有感动。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支援工作给当地医疗水平发展带来了更好的平台和契机,我们志愿者也能在合作支援中得到更好的锻炼。“结对帮扶,共护健康,助力提升西部地区医疗技术水平”是对这项工作的精准的总结。感谢中华口腔医学会搭建的平台,给与的信任和支持,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继续秉承“脚踏实地做实事”的初心,不辱使命,更好地为口腔事业贡献力量,为同仁、为患者服务。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策划、编撰:中华口腔医学会宣传组
制作:中华口腔医学会信息部
投稿邮箱:news@cnd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