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路萌萌副教授课题组成功构筑异质结构复合膜用于快速血管化骨修复及抗菌治疗

2023 年 9 月 2 日



(本文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官网)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路萌萌副教授课题组联合东南大学材料学院白晶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微观》(Small)上发表了题为“用于强细菌抑制和快速骨再生效果具有层状异质结构的Mg/PLLA累积叠轧复合膜(Accumulative Rolling Mg/PLLA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Lamellar Heterostructure for Enhanced Bacteria Inhibitionand Rapid Bone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



颌骨缺损修复一直是口腔学科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人工骨修复材料逐渐取代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克服现有镁/聚酯复合材料作为骨修复材料的不足,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素化”理念的累积叠轧(Accumulative Rolling, AR)方法,开发了一种具有层状异质结构的Mg/PLLA复合膜。通过新型结构设计,可使膜表面及内部的Mg微球得以程序性地释放以匹配骨修复“早-中-晚”不同时期的特征和生理性进程,并同时保持其在骨修复阶段的结构完整性以阻挡软组织的侵入性生长。进一步借助近红外光激发Mg微球产生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复合膜在SD大鼠体内显示出优异的“按需”抗菌性能和内源性血管化骨再生效果。

图  具有“一石四鸟”效果的Mg/PLLA复合膜及其抗菌和快速引导骨再生作用

仅1min的近红外光照射下,复合膜能在SD大鼠皮肤感染模型中杀灭超过90.5%的细菌,有效控制了局部过度炎症反应和脓肿。在成骨性能方面,复合膜在SD大鼠颅骨临界尺寸缺损模型中表现出快速的内源性骨再生。这一优异的成骨效果与层状异质结构密不可分。总而言之,该研究基于“材料素化”的设计理念和临床已批准的医用原料,提出了一种便捷通用的且生物安全的复合植入物加工策略,在未来的骨修复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大潜力。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钱雨馨、东南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先丽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路萌萌副教授、白晶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等多项目的资金支持。



编辑:CMT小枫
监制:CMT飘飘



商务合作:勾女士 18010120787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bingq 2021 - 2023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