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髓必须掌握的八个要点
做中国最值得信赖口腔科普
助力您寻找靠谱的口腔医生
1.治疗过程中唾液持续渗入根管内。
2.修复体下出现龋坏,尤其是全冠。
3.开髓过程中发现牙折。
4.松动的、有缺陷的或已损坏的修复体。
5.有更换修复体的治疗计划。
去除修复体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
患牙或修复体位置不正,影响直线进入根管。 寻找钙化根管。 评价患牙的可修复性,尤其是可能存在髓室穿孔时。 增强医师操作和治疗的方向感。
1.与牙面成正确的角度从舌侧开髓。
2.穿透釉质后,尽量调整裂钻的角度使之与牙长轴平行。“保持在舌侧位置”是这时要牢记的另一格言。从舌侧确定髓角位置而不是从切缘。
3.髓室打开后,去除开髓口舌侧的悬突(又称作舌侧肩台)和切方悬突,这对于建立进入根管的直线人口至关重要。最后采用向外切削的手法进行,防止钻磨形成台阶甚至穿孔。
4.一旦这些障碍得到清除,进入根管的通道也就建立了。这样的通道有利于根管器械到达根尖。从而加强根管的清理和成形。
5.去除舌侧的悬突还常常有助于发现下颌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的额外根管。
1.用干棉球或纸尖的粗端控制出血,或在棉球上浸1:50000的肾上腺素或其他止血剂,如含磷酸铁的Cut-Trol。不要使用根管内药物如甲醛甲酚。
2.用Cavit(氧化锌丁香油混合物)临时封闭创面。
3.如果需要,可以用快速凝固的玻璃离子封闭穿孔。
4.继续根管治疗。
5.单独修复穿孔,或将其作为整个牙体修复的一部分来进行。有时还需要进行辅助性牙周治疗。
1.立即封闭穿孔区。
2.如果穿孔靠近根管口,应定位根管口并适当扩大,扩大时采用锉的手法,并尽可能避开穿孔区。
3.避免使用强止血剂,除非穿孔很大。
4.用于修复穿孔的最成功、生物相容性最好的材料是MTA。应尽快放置该材料,即使出血未被完全控制。由于MTA硬固需要2~4 h,如果在此期间还需要进行其他操作,可以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来保护穿孔区。
5.不要将封闭材料推入到根尖周组织;但有时这一点难以控制。放置材料时不需要使用过大的填压力。轻轻放置材料,并用干燥小棉球吸干,就可以使材料致密,且不会将材料推出到根尖周组织中。
6.外科修复根分叉穿孔效果很差。这神情况往往需要考虑拔牙或进行截根术或牙半切术。
7.牙根冠1/3穿孔的预后较好,但是要进行简单外科修复处理或牙根牵引,并辅以牙周和正畸治疗。
1.冠修复体边缘下任何可能的龋坏和渗漏通道都应彻底去除。
2.如果全冠需要重做,或牙周的状况要求有更好的牙冠与软组织以及骨的接触关系,那么也应该去除牙冠以方便整个治疗过程。
3.在一些病例中,侧翼X线片可能有助于对髓室的定位,但多数情况下,冠修复体会干扰根尖X线片上髓室的影像。
4.全冠修复体掩盖的牙体及牙根结构可能会有扭转或偏斜,而与正常牙体位置及牙弓形态不符。
5.大多数冠修复体都含有合金或树脂结构,因此会阻碍直线通路的建立以及对髓室和根管口的定位。
6.在全冠上开髓时,髓室内光线不足,视野较差。
7.金属烤瓷全冠在开髓时容易发生崩瓷或瓷裂,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全瓷冠上更常见。
8.非贵金属全冠往往很硬,严重阻碍开髓,开髓钻也常常会变钝或发生折断。
9.在冠修复体上开髓,如果不结合冲洗,可能会造成大量的金属碎屑沉积到髓室和根管口内。
10.全冠上的舌侧解剖结构不能作为开髓时的参照。
1.如果患牙无法放置橡皮障夹,可以考虑放在邻牙上。可以使用牙科或医用粘结剂、橡皮垫或牙线来控制液体渗漏。
2.如果橡皮障夹只有夹在软组织上才能固定,那么在进行根管治疗前应考虑是否进行牙冠延长术。
3.在隔离患牙和开髓前,应尽可能首先去除临时冠。去除临时冠有助于防止其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移位,预防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污染、参照点发生改变以及冲洗液流入口腔。
4.在使用橡皮障时开髓,应在牙冠上做标记,以显示牙根的方向。对较大的冠根夹角认识不足常会导致穿孔的发生。
5.在使用长柄或外科钻开髓时应小心谨慎。
当髓室发生钙化,沿45°方向钻磨3-4mm 仍未发现根管时,应立即调整钻磨的方向,使之尽量与牙体长轴平行,以免发生穿孔。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本平台会及时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