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桥初戴时就位困难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 课程推荐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哈啰,宝子们,今天跟随小编来扒一扒萌新遇到的那些“事儿”吧——就位困难怎么办?(PS:以下内容,请放心“食用”~)
AUTUMN.TIME.
01
什么是就位?
将修复体戴入牙体预备过的基牙上并达到设计的位置称为就位。
02
修复体就位的判断标志
1.修复体边缘达到设计的位置;
2.患者咬合基本正常;
3.冠桥修复体在患牙上不出现翘动。
03
造成原因及解决
1.基牙预备不够
① 原因:基牙预备不足,本身存在倒凹,导致固定修复体不能就位。
② 解决:在修复体组织面衬一层薄咬合纸后戴入修复体,用手指加压,然后取下修复体检查其组织面,有阻力部位可在冠组织面以及相应的牙体部位看到对应的染色部位,少量多次磨除阻挡修复体就位的牙体部分,以及与此部位相对的冠组织面,再次观察是否已就位。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切磨邻牙,否则会引起接触关系不良,导致返工。
2.各基牙不具备共同就位道
① 原因:基牙本身预备良好,但各基牙之间没有形成共同就位道。
② 解决:首先我们要明确填除倒凹使冠桥修复体获得共同就位道的做法仅在极特殊情况下是合理的,并不是常规操作,因此在进行此种处理前应与临床医师充分沟通,若医生认为没有必要重新备牙及取模时方可考虑使用通过填倒凹获得共同就位道。在修复体到临床上还是出现就位困难,就应考虑调磨基牙,或重新牙体预备,重新制作修复体。
(两端基牙均向远中倾斜无共同就位道)
3.桥体龈部过高
① 原因:模型上将缺牙区缓冲过多,使成型后的固定桥龈底加高,试戴时龈底顶住牙槽嵴吗,使固定桥就位受阻。
② 解决:用砂石将桥体龈底调磨到位,固定桥可就位。调改桥体底部后常规应重新烧结上釉,以重新获得光滑的桥体底面,否则极易引起菌斑滞留。
4.固定桥内有金属瘤
① 原因:固位体组织面内的金属“小瘤”会阻碍固定桥就位。
② 解决:可以先做喷砂处理,清楚部分粘砂,使“小瘤”显现清楚,然后用锥型金刚砂钻仔细磨除,清除阻挡,冠桥即可就位。
5.印模或模型不准
① 原因:牙体预备后取模时托盘正常就位后不稳固、脱模过早,灌模时机掌握不当,技工室翻制模型不准确,均可引起工作模型变形,从而造成就位困难。
② 解决:变形程度不大,可由临床医师对修复体进行调改,变形量较大,无法通过调改就位,应重新取模制作。若只有固位体与基牙密合,桥体固位不良,可通过切割修复体,各部分分别调试后通过焊接再次获得完整修复体。焊接时应确认各部分间的焊接区域的缝隙不能过大,虽然获得了良好的固位,但是固定桥强度会有明显下降。
6.其他
对于聚合瓷等新型瓷化树脂冠桥修复体来说,由于其精密度较高,当技师制作修复体时,间隙涂料涂层过薄或不均匀,均可造成最终修复体无法就位。
往期推荐
| |||
| |||
| |||
|
快捷进入
茄子口腔医学
致力于传播前沿口腔医学知识,服务更多牙医和牙患
口腔视频
口腔视频发布平台,每天更新根管治疗、正畸、修复、美学、种植等各类视频
@茄子口腔医学
公众号 ID|qiezzi123
@牙e课堂
牙医学习平台
@口腔视频
公众号 ID|qzkqsp1
编辑 | 茄子口腔医学公众号 内容 | 网络
免责声明 ▌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许可协议,转载只需遵守共同协议即可。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或文献书籍整理,感谢原作者的分享,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