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侧切牙缺失前牙根吸收高角前突患者的正畸再治疗1例

2023 年 9 月 10 日

 关注我们,每天都能收到这种好文章!

微信号:kqjy360

投稿邮箱:361687558@qq.com

作者:夏珏瑶,卢海平,张佳男,张赞赞,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

 

1.临床资料

 

1.1病史

 

患者女,21岁,主诉:牙齿前突。全身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史,外院正畸治疗过程中。

 

1.2临床检查

 

患者左右颜面稍不对称,颏部向左侧偏斜,开唇露齿,面下1/3过长,颏部后缩,凸面型(图1~2)。口内检查:恒牙牙合,左侧磨牙远中关系,右侧磨牙中性关系,前牙反牙合。上颌中线向右侧偏斜,13、24、32未见。牙周组织及颞下颌关节健康。

 

1.3X线片检查

 

头颅侧位片及头影测量(表1)结果如下。头影测量结果:高角,上下牙弓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曲面断层片:13埋伏阻生,24、32缺失。CBCT:13牙冠位于12牙根颊侧,牙根位于12牙根腭侧(图1~2);11、21牙根吸收。

 

1.4临床诊断

 

安氏II1s;高角;13阻生;24、32缺失。

 

2.矫治情况

 

2.1矫治目标

 

解除反牙合,排齐整平牙列,建立正常覆颌覆盖及尖牙、磨牙关系,改善面型。

 

2.2矫治计划

 

拔除14、34、47、18、28、38;采用MBT矫治技术;13开窗牵引;滑动杆远移上颌磨牙;种植体支抗垂直向控制;43、44改型;必要时结合颏成型术。

 

2.3矫治过程

 

拆除原矫治器,除11、21外序列粘接标准转矩MBT托槽,分次拔除14、34、47、18、28、38。序列更换弓丝,上下颌换至0.019mm×0.02mm不锈钢方丝后,上颌双侧后牙区置滑动杆及种植体支抗,配合III类牵引内收下牙弓。13开窗助萌。粘接11、21托槽,精细调整咬合关系。

 

2.4矫治结果

 

矫治后反牙合纠正,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尖牙中性关系,咬合关系良好,中线正。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示牙根平行排列(图2~5),11、21牙根吸收趋于稳定,前突面型改善,颏部仍显后缩。

 

3.矫治体会

 

①骨性II类高角畸形,无生长发育潜力,前牙牙根吸收,下前牙区齿槽骨薄,正畸治疗风险大,首先考虑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在患者强烈要求下决定进行有限正畸治疗,尽可能改善面型;

 

②牙列拥挤,减数上下颌牙齿;高角病例,应用种植体支抗进行垂直向控制;

 

③32先天缺失,下颌发育不足,前牙开牙合,反覆盖。矫治方法需综合面型及生长发育潜力来考虑拔牙与否。拔除34便于磨牙关系及中线调整。下前牙区邻面去釉,协调Bolton比。44稍牙合向伸高代替43;

 

④13牙冠位于12牙根的颊侧,牙根位于12牙根的腭侧,从唇侧开窗,去除部分骨质后粘接附件,轻力牵引至牙弓内;

 

⑤47大面积龋坏,48大小形态基本正常,拔除47,通过直立48代替47,疗效稳定;

 

⑥11、21牙根吸收,延后粘接托槽,过程中监控11、21牙根吸收情况,在保证牙齿健康前提下尽可能内收上前牙。治疗完成后,牙根吸收趋于稳定(图4);

 

⑦矫治完成后颏部形态仍不够理想,加之下前牙区骨质较薄,因此下前牙未做过度内收,仅保持其直立于牙槽骨之中。需结合颏成形术达到理想效果;

 

⑧2年后常规复诊检查,患者牙周状况良好,咬合关系稳定,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本人对治疗结果满意。




© bingq 2021 - 2023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