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口腔医师,都应进入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中 | 专访CSDDI副主委刘伟才教授

2023 年 9 月 22 日

目前口腔数字化的发展已然进入了2.0时代,其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发展,与各学科之间的交融也更加深入。如口腔材料、美学理念等的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推动了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也让数字化技术真正落地和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多方面多层面的融合势必会更加深入,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这种深度融合将带来哪些优势?基层口腔医师学习数字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共识与指南?

本期《今日口腔》专访了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数字化口腔产业分会(CSDDI)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伟才教授,一起听听口腔数字化的应用先锋者对数字化2.0时代的理解和给出的建议。


   受访者简介


刘伟才教授
  CSDDI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伟才,口腔医学博士,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数字化口腔诊疗中心主任及容牙科主任、口腔技工工艺教研室主任、技工中心主任。上海口腔医学会理事、上海口腔修复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数字化口腔产业分会(CSDDI)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美容牙科学组副组长。

01
请问您如何看待和理解口腔数字化技术与材料学、美学等学科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呢?
刘伟才教授在口腔治疗中,理念、技术、材料甚至潮流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性。口腔美学从全局到微创理念的实现,有赖于与之配套的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虚拟牙科患者的构建和应用,使医、患、技师能更全面和细致的看到问题所在,全面评估颜面部软硬组织的协调与否,使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更便捷和精准;而材料的发展,则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真正落地。比如在构建虚拟患者基础上,前牙贴面的设计可以与颜面部更协调,但设计出来的贴面,需要有可以直接切削且能颜色仿真的瓷块来实现。我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发表的《口腔固定修复全数字化流程的临床应用现状及问题》述评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同行们可以了解。


02
目前,许多数字化技术在记录患者静态、动态咬合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而多模态数据融合致力于将这些单一数据进行整合统一,来进一步促进全面临床评估,能否请您谈谈多模态数据融合在这一方面的具体优势和意义?

刘伟才教授:数字化技术用以记录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咬合有传统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点。首先是静态咬合,传统的咬合记录都需要借助硅橡胶、铝蜡片等介质。而牙列间一旦放置此类材料,患者的咬合无疑将受到影响。尤其单侧牙列缺失、单侧牙体预备的情况下,患者刻意“咬住”的动作,会一定程度改变髁突位置,继而改变下颌位置,光学印模则没有这种缺点。传统的技术,对于动态咬合记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目前的技术可以便捷地将虚拟牙列文件(通常为stl文件)、颌骨CBCT扫描文件(DICOM文件)与下颌运动轨迹文件(xml文件)融合,实现实时记录以及可视化下颌运动,并且可以回放、操控上述运动,有助于从咬合接触、颞下颌关节空间结构关系和髁突运动轨迹三方面评估患者的咬合功能;可以实现无“咬合记录”的颌位关系确定;动态咬合导入CAD软件中,可以用来指导过渡及最终修复体的制作等。上述的内容,我在《口腔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多模态数据融合在口颌系统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的述评文章,有较全面的阐述。咬合重建中全数字化流程则在今年初《美容与修复牙科杂志》(JERD)上有病例报道系统描述。


03
以口腔数字化美学修复为例,您认为目前的临床治疗方式当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刘伟才教授:从疾病诊治过程中,过于关注美学,而忽视了功能、结构和生物学方面评估和系统治疗;②美学修复的全数字化流程已经形成闭环,但没有普及,同行对此问题尚存诸多疑问,缺少实践,或者存在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只是把数字化作为噱头,而没有真正发挥数字化技术促进生产力、解放劳动强度的巨大优势;③缺少数字化美学修复的系统评价,尤其是效益和效率的评价。


04
您认为在形成口腔数字化临床诊疗应用规范方面,我们目前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您建议临床医师应该学习、参考哪些已有专家共识/行业标准,或者即将推出的专家共识/行业标准?
刘伟才教授:目前,在整个口腔疾病诊疗的各个环节中,涌现出许多数字化设备,且同一类型产品,竞品繁多。一方面是百花齐放,另一方面也存在鱼龙混杂。在一些口腔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其必要性、规范化都没有标准,会造成各种浪费,甚至误用,不仅对修复治疗结果没有帮助,反而增加患者负担,使治疗复杂化,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更多优秀的临床医师探索、总结,需要有高级别的专家共识。CSDDI正在制定的两个专家共识值得从业者学习,一个是《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专家共识》,另一个是《口腔修复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专家共识》


05
为了适应和跟上口腔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步伐,您对于基层口腔医师有哪些切实的建议?如果推荐几项能够快速让口腔医师入门和切实帮助提高诊疗水平的数字化技术,您会推荐哪几项?
刘伟才教授: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入口是数字化牙列印模,因此,我建议每一个口腔机构都配备口内/口外扫描设备,每一位医师都了解固定修复体(主要是瓷修复体)的生产过程。现状是,无论你提供给加工厂的是否数字化印模,最终修复体的制作都已经是通过CAD/CAM完成了!每一位口腔医师,都应该转换思维方式,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另一个我推荐的是,尽可能配备CBCT!不仅在诸如智齿拔除、种植规划中,CBCT不可或缺,在传统认为根尖片是金标准的牙体牙髓治疗领域,CBCT也越来越现实其必要性!



编辑:CMT小枫
监制:CMT飘飘



商务合作:勾女士 18010120787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bingq 2021 - 2024

email:1024347665@qq.com

京ICP备15059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