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耳鸣患者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咬合板治疗一例
患者信息:女,32 岁。
主诉:左侧颞下颌关节疼痛2个月余。
现病史:1 年前左侧颞下颌关节弹响,2个月前关节弹响症状消失,出现关节区疼痛,未进行任何治疗,现前来要求治疗。患者表示有右侧偏侧咀嚼习惯,偶有夜磨牙和耳鸣。
临床检查:患者面部基本对称,开口度约23mm,开口型无明显偏斜,左侧耳后区触诊压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约3.6 分,患者全口卫生状况尚可。
影像学检查:锥形束CT(CBCT)显示,患者双侧髁突形态欠对称,双侧髁突硬化,左侧髁突骨皮质不连续(图1)。磁共振检查( MRI)显示双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双侧关节腔积液,左侧较明显(图2)。
图1 患者治疗前CBCT
图2 患者治疗前MRI 影像。A 为患者右侧闭口位;B 为患者左侧闭口位;C 为患者右侧张口位;D为患者左侧张口位
① 双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② 双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③ 耳鸣
治疗计划:① 请耳鼻喉科会诊;② 试行稳定性咬合板治疗(图3)。
耳鼻喉科会诊: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咽鼓管压力检测。
专科检查:患者纯音测听提示双耳听力正常,声导抗双A,耳内镜双鼓膜正常,咽鼓管压力测定无明显异常。
耳鸣诊断:提示或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有关。
临床疗效评价:① 最大开口度(MMO);②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VAS;③ 关节弹响;④ 耳鸣。
复查:CBCT复查显示,患者左侧髁突后斜面有新骨形成(图4~图5);MRI 显示,右侧张口位髁突与关节盘相对位置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图6~图8),耳鸣、关节弹响以及疼痛症状消失,开口度增大(表1)。
图3 患者佩戴稳定性咬合板
图4 患者治疗5个月后CBCT
图5 患者治疗前后关节CBCT对比
图6 稳定性咬合板治疗前后关节盘位置的变化。左侧为治疗前;右侧为治疗后
图7 患者治疗前后右侧关节 MRI成像。A为治疗前患者右侧闭口位;B为治疗后患者右侧闭口位;C为治疗前患者右侧张口位;D为治疗后患者右侧张口位
图8 患者治疗前后左侧关节 MRI成像。A为治疗前患者左侧闭口位;B为治疗后患者左侧闭口位;C为治疗前患者左侧张口位;D为治疗后患者左侧张口位
表1 治疗期间患者症状变化
姜华教授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481期06~07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监制:CMT飘飘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